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pdf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一、填空题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性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3.儿童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算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二、简答题1.简述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参考答案:(1)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2)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3)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2.简述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参考答案: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参考答案:(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参考答案:(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参考答案:(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三、论述题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参考答案:(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参考答案: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往是离了题的臆想。四、设计题请在小组讨论后,自选一首歌曲设计一个系列歌唱活动方案(至少两个活动)。2要求:1.每个活动方案应包含:活动名称及适合的年龄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部分。2.活动目标从幼儿角度进行表述,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表述准确。3.活动目标表述的维度应该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方面;4.活动过程应该围绕活动目标展开。参考答案:活动名称:音乐歌唱教学活动《大灰熊》适合的年龄段:中班活动目标:①理解“大灰熊”故事中用身体动作表现轻重的理由,并能合乐地用身体动作表现轻重。②了解前奏、间奏部分等待,而歌唱部分进行身体动作表演的这种音乐段落结构状态。③体验戏剧性表演的愉悦,并学习戏剧性表演的情绪克制。④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出对前奏、歌唱、间奏、歌唱这种音乐段落结构的理解。⑤表现出用嗓音去表现故事中角色情感的倾向与愿望。活动准备:①四张教学图片。②“大灰熊”伴奏音乐的音响资料与播放设备。活动过程:①看图说话+身体动作的还原活动②在教师指挥下配上音乐的身体动作表演③请幼儿边哼唱边合音乐边表演④合着“大灰熊”伴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演“大灰熊”的故事⑤清唱“大灰熊”⑥合伴奏带歌唱“大灰熊”活动延伸:这次活动以后,在日常生活环节经常播放“大灰熊”的音乐。我的评析(收获、建议等)歌曲“大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