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补习生物晚自习练考(4)带难题的详细解析.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补习生物晚自习练考(4)带难题的详细解析.doc

高三补习生物晚自习练考(4)带难题的详细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补习生物晚自习练考(4)班级姓名1.右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性的物质运输通常伴随能量的消耗B.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需要①C.②和③是可以运动的D.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被转运至细胞内2.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如图。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①实验前B<A<C②实验前B>A>C③实验后B≥A=C④实验后B<A<C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上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1.唾液与酸混合3.蔗糖酶2.煮沸唾液4.只有唾液A.1B.2C.3D.44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1\*GB3①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研究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和分泌的过程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5\*GB3⑤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A.①②③B.①②=5\*GB3⑤C.②③④=5\*GB3⑤D.=1\*GB3①②④=5\*GB3⑤5.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的影响,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的影响,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不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下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6.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种被还原后为白色的试剂,一段时间后试剂颜色变白的原因可能与种子呼吸过程产生的[H]有关B.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tB最高C.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C>hB=hAD.A、B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不一样7.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一NH2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8.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①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③测出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如果呼吸熵小于1时,说明。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大、等、小)于小麦种子。(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小烧杯内加入,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6)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1)实验的变量因素是;实验试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