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副主任五年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政教处副主任五年发展规划.doc

政教处副主任五年发展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挖掘德育内涵,提高德育实效——大仪小学政教处副主任五年发展规划文华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内涵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德育管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以人为本,求实尚美,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大仪小学校的莘莘学子享受到“实”的教育、“美”的熏陶。二、个人情况简介文华,男,1983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2003年8月参工。2008年8月至今在大仪小学任教。现任政教处副主任职务。三、学校现状分析大仪小学校小学部现有教学班9个,学500名。班主任队伍平均年龄在三十三岁左右,他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在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德育的实践和探索,基本上形成了德育队伍一体化,教育内容系列化,教育渠道多样化的局面。四、总体目标学校将继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美育教育为切入口,以“孝心、爱心、责任心”的基础道德教育为抓手,以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为手段,不断深化“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生活之中”的德育工作模式,抓住机遇,再度发掘教育资源,实施分层次、多渠道、有重点的行为规范教育。牢固确立“全员德育”观念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抓好德育基础常规,从严治教,管理到位,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针对校情,制定德育工作的总思路,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以环境育人为抓手,以养成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着力挖掘德育内涵,提高德育实效。围绕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德育人目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争取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五、整体构想1、深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为德育工作的主线;2、突出美育在行为规范教育中的教育功能;3、以“孝心、爱心、责任心”为基础道德教育的切入口;4、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拓展社会实践的时。5、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的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六、德育内容1、队伍建设(1)健全德育网络,健全班主任培训、考核、评优以及班主任工作制度。(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学生中定期做好对科任教师行为规范水平的问卷调查,并及时反馈。(3)加强师德规范的培训,发挥优秀教师的垂范作用。2、校园文化建设:(1)进一步浓厚校园的文化氛围,创设积极向上的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形成蓬勃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2)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如板报、室内布置、班规等,体现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3)创设有特色的宣传画廊,板报和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和人文景观,以校容、校貌的环境“美”来触发师生的行为美;(4)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品位高雅、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3、加强德育网络建设。(1)学校将不断加强德育建设,完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的三级德育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主体作用。建设好、运用好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挖掘、整合德育工作的社会资源,发挥社区、学校、家庭的整体功能,定期与居村委、派出所取得联系,共同为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优良条件。(2)坚持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全体教师注重在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以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内省自悟,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3)积极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场所,组织外出参观、民防训练、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德育教育,提升行为规范的水平。4、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奖励制度,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物力和财力。七、分阶段目标和主要措施:1、第一阶段:(2012年)教育、探索阶段。制定学校德育新5年发展规划并初步实施、尝试。主要措施:(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包括校长、副校长、政教主任、各年级组组长)。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团队干部、政治教师以及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德育骨干队伍。并努力提高他们的奉献精神、理论素养、德育工作专业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并造就和培养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2)管理上强调科学性、艺术性、感情联系三举并重,以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以赞赏的眼光看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教师。对学生采用合理调整的动态管理模式,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调整教育要求,牢记“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为人之道。(3)加大对学科教学中自觉渗透德育教育的测评力度,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教师、学生的行为规范不断提升。2、第二阶段:(2013)实施、创新阶段。巩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