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8篇)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1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焦虑现象比较严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表现为大声哭闹,有的表现为冷漠抗拒。如何克服幼儿入园焦虑,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是新学期摆在小班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班有一个焦虑特别突出的小女孩叫格格,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孤僻,不善交往。入园好多天了她总是跟在老师后面,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无论是集体活动的时间、户外运动的.时间,就连孩子们最喜欢的区角时间,她的注意力也不会被转移,总是跟在老师的身后,抓着老师的衣服什么区域也不选,什么也不玩,这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班的老师合力研讨,决定将关注的目光多投向她一点,等待介入的时机。今天上午区角时间,格格照样跟在我的身后,我推着流动区域“我爱吃水果”的小推车走到图书屋,看到佳茵正在看书,我问:“佳茵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啊?”佳茵说:“我爱吃苹果”。当我转身时,发现格格手里居然已经拿着佳茵的照片了,我感到时机到了,顺势问格格:“佳茵说她喜欢吃苹果,你说她的照片应该插在哪个盒子里?”格格想了想,把照片插到了苹果组里。接下来我们又走进了好几个区域,问了几个小朋友,她来投放照片。当我们俩走到张博文身边时,我故意等待了一会儿,格格看我没问,竟然主动地去问了,虽然声音有点小,但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立刻抓住时机,对格格进行鼓励。格格说话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你。我推着水果车,带她来到小医院,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格格,继续选择等待。格格终于大胆的开口:“乐乐,你喜欢什么水果?”头戴护士帽的乐乐抬起头,说:“我喜欢吃香蕉。”格格取出乐乐的照片插进“香蕉组”。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格格变得积极了起来,每次都会早早吃完水果去排队,提问问题并将幼儿的照片分组。在以后的几天里,她都很喜欢玩这个区角,并且和小朋友的交流越来越轻松。幼儿园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随机的。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重要平台,它以社会角色、职业体验等为主要形式,强调幼儿互动能力的培养和角色的扮演,合理运用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敞开心灵,融入玩伴中,获得更多的交往。通过格格的转变,我更加意识到了教师不但要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还要善于把握活动介入时机,抓住有价值的切入点给予幼儿引导,在迁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塑造与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2园里每年一度的公开课观摩活动又开始了。这次我们园进行的是“同课异构”研讨。我报了“科学”。我本身就对科学类科目心生敬畏,加之平日少有接触,所以很珍惜这次“练兵”机会。抽到的科目是新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中的“马路上的汽车”。可真把“马路上的汽车”拿过来,脑海里只出现了一堆生硬的机械。网上一搜,看到千篇一律的说教。难道科学课就要说教?连我都没兴趣孩子怎么感兴趣?毫无头绪地做准备,让孩子们带车来。正郁闷着,同事提醒了我。同事的儿子可是“汽车专家”,于是我向三岁的“逍逍老师”请教,并借了有关车的书:《轱辘轱辘转》《第一次发现》《汽车大全》等等。原来书的世界这么有趣呀!车痴立即变身车迷。看《汽车大全》了解到男孩子们喜欢的工程车竟然有这么多种类,铲车和挖掘机差别很大;看《第一次发现——消防车》才知道消防车有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国家的消防服颜色不同,不同场合消防员的穿着不同;看《轱辘轱辘转》,酸黄瓜车喷着酸气,空中飞舞着小黄瓜,金虫子到处藏身,一本正经的毛美丽警官急急忙忙,鲁莽的皮皮狗横冲直撞,热心的.全能鼠妹永不缺席,牙刷车、南瓜车、香蕉车、面包圈车……单单在每一页寻找金虫子在哪辆车上就足以让人人迷。有趣、有乐、有内容,大开眼界。看书的过程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怎样让一节课也变成享受?总觉得一节好课应该像一本好书一样快乐收获,耐人寻味,仅仅一条线索就能牵引人不断探索。可放下书仍旧迷茫。眼看要上课了,急急定了“认识”“分类”两个目标,内容如指导用书。备了一节痛苦的课同时带着无数疑惑:有太多内容很有趣,有太多点可挖掘,甚至一个“车”就能当一个学期目标来上,怎么偏偏我这节这么乏味?孩子们的兴趣点始终没找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没摸清;怎么总觉得内容这么泛泛,偏说教,偏肤浅;孩子们带来的那些车对这节课到底有多大用处……发现了问题却找不到根源,愿望很美好实现有困难。最后硬着头皮上了课,结果可想而知,上了一节“糟糕的课”。课后园长带领教师们进行研讨,在讨论中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目标定位有问题。新主题开展之前进行这节活动,在认识内容上缺乏前期支持,在幼儿未能形成不同车的“类概念”之前进行“分类”难度太大,对孩子的认识水平没能做深入了解;活动中投放车使幼儿把兴趣点集中在了转动的车轮上,这说明对孩子兴趣点把握不准,选取的玩教具不合理;指导用书上的内容没问题,问题在于我没有根据孩子的经验进行调整……此时的我心里无比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