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以内的相邻数》.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以内的相邻数》.pdf

2024年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以内的相邻数》.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以内的相邻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认识数字》,详细内容为“5以内的相邻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掌握5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正确说出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含义。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概念,能够正确找出5以内的相邻数。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字的顺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相邻数图片、故事书《小兔拔萝卜》。2.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画笔、画纸。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小兔拔萝卜》,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拔萝卜的顺序,引出相邻数的概念。2.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磁性白板上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5以内数字的顺序。(2)教师操作相邻数图片,让幼儿找出相邻数,并解释相邻数的含义。3.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找出5以内的相邻数。(2)邀请幼儿到白板上操作,找出相邻数,并验证答案。4.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幼儿用数字卡片,让幼儿自己找出5以内的相邻数。(2)分组进行练习,组内互相检查、讨论。六、板书设计1.板书《5以内的相邻数》2.板书内容:(1)5以内数字顺序:12345(2)相邻数示例:1和2、2和3、3和4、4和5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找出5以内的相邻数,并记录在作业本上。(2)用画笔和画纸,画出5以内的相邻数,并涂上颜色。2.答案:(1)相邻数为:1和2、2和3、3和4、4和5(2)幼儿自己发挥创意,画出相邻数,并涂上颜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相邻数接龙”游戏,提高幼儿对相邻数的认识。(2)家长协助,在生活中寻找5以内的相邻数,加强幼儿对相邻数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与讲述方式3.例题讲解的步骤与引导方式4.随堂练习的组织与互动方式5.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创意性6.课后反思的内容与拓展延伸的实践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理解相邻数的概念: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和生动的语言描述,帮助幼儿建立起相邻数的概念,明确相邻数是指在数轴上紧密相连的两个数。数字顺序的掌握:利用教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数字的顺序,加深对数字之间关系的理解。二、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与讲述方式故事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如《小兔拔萝卜》故事中,小兔子按照数字顺序拔萝卜,自然引出相邻数的概念。讲述方式要生动、形象,结合肢体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更好地沉浸在故事情境中。三、例题讲解的步骤与引导方式1.展示例题,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相邻数的关系。2.分步骤讲解,从直观的教具操作到抽象的数字理解,引导幼儿逐步掌握相邻数的概念。3.邀请幼儿到白板上操作,增强互动性,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相邻数的理解。四、随堂练习的组织与互动方式分组练习,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检查,培养合作意识。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五、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创意性针对性:作业内容紧扣教学目标,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题目。创意性: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画笔和画纸表达对相邻数的理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六、课后反思的内容与拓展延伸的实践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幼儿反馈等多方面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拓展延伸活动要注重实践性,如“相邻数接龙”游戏、生活中的相邻数寻找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故事时,运用丰富的表情和变化的语言语调,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讲解知识点时,语速适中,吐字清晰,确保幼儿能听懂。二、时间分配1.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避免过长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知识。三、课堂提问1.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幼儿积极思考。2.对幼儿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