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在“改”上下功夫?一般的语文老师都会觉得作文批改是件棘手的事情,面对一个班几十本作文本子,教师必须要找准错别字,找出病句,有了眉批还要总批,圈圈杠杠,精雕细琢,最困难是教师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内容又大体相同的作文内容还要写出各具特点的评语。而我们教师在工作时间晨读、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已经让自己气喘吁吁,那几十本作文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精批细改,教师累得够呛,遗憾的是学生却不能感受教师的那份辛劳,学生甚至讨厌教师把自己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他们不关心错别字,不关心病句,他们最多只用眼睛撇一下题目后面的等级,所以说教师的批改是劳而无功,想通过精批细改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奢望。面对这种近况,我静下心来深思了很多,我觉得要转变这种近况,语文老师必须以作文批改上下功夫,因为作文批改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写前和写中指导的继续,是教师评讲作文的前提等,可见教师只有在“改”上下功夫,才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在“改”上做的一点点事情。一、教师示范批改叶圣陶先生说过,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作文批改中大部分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学生写,教师改,甚至有的老师还会以自己改得越多而自豪,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做法已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实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应该给学生示范,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所谓批……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通过教师的示范批改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以教师的示范中寻求作文批改的策略,这种在教师示范下的学生自改作文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http://www.zidir.com/html/yylwl/yyjx/的引导作用。那教师应该如何示范批改呢?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以教师的示范中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开花的心,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嘉奖,日本的老师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他们总是把学生的成果放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展示,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作文我们也应该尊重,不管哪个孩子的作文都充满了孩子真实的情感,虽然长短不一,文质有别,教师示范性批改时都应该认真地读、批、改,要努力使红色的圈点化作由衷的赞叹和恳切的教导,然后再写上恰当的批语和公平的分数,让学生在感受我能行的过程中激发起学习的内驱力。其次教师还必须能够点评及时,而且这里的点评要师生共同参与http://www.jhlyzz.cn/rongzijuecelunwen.html,让学生在点评中得到启发,如果是片段作文可以在学生写完后师生共同评讲几分钟,再让学生批改,而大作文一般在第二节课一开始点评,接着学生批改,但要注意这里的点评要紧扣作文的主题、结构等关键点进行,这样的方式转变了传统的“马后炮”式的讲评和“长征”式的批改,使指导、批改和讲评真正落到实处。二、组织学生自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是希望别人喜欢读,能读懂,所以学生自己要多读,在读中感受哪里写得不错,哪里还有着不足,需要怎样修改。教师还要让学生向古今中外的大家学习,学习他们孜孜不倦地修改作品,如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时就把稿件修改了七次。在学生认识了修改的重要量后再告诉学生修改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内容的修改和表达形式的修改,前者主要看主题是否集中,观点是否鲜明等,后者主要看语言是否通顺,结构是否严谨等,培养了学生的自改能力,也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三、学生互相批改有的时候学生读自己写的东西总觉得没有什么不足,修改时也跳不出自己原来的圈圈,于是我常常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本作文本,学生轮流批改这4篇作文,每一个学生改完一篇作文后都要在作文本上写下自己的想法,然后4个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各自对所改作文的看法,然后等老师讲评时再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的具体见解,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学生可以汲取别人作文的精华,以人之长来补己之短。而且在互相批改中,个个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也提高了学生的浅析和纠错能力。当然,在学生批改作文的同时,教师要加强组织,既要组织好课堂纪律,也要教育孩子养成严谨批改的好的习惯,教师在学生批改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地进行评阅,当学生进入小老师这个角色后,批改作文的兴趣会变浓,文学鉴赏水平也会大大提升。四、教师把关修改由于学生的层次不一样,批改水平也有着差别,最后作文还必须交到老师的手里,有老师把关修改,那教师如何改才不会重蹈覆辙了呢?我认为这个时候有两种策略比较可取,一是抽样修改,每次作文教师抽二分之一或其他比例的学生作文进行修改,要兼顾每个层次的学生,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修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