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慧颖****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doc

(完整word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情况目前山东省共有5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遍布全省16地市,其中济南11所、潍坊9所、青岛9所、烟台5所、淄博4所,只有临沂市没有开设此专业。这些学校具体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图1山东省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区域分布情况二、调研情况与分析(一)调研院校基本情况此次调研面向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59所高校,完成有效调研43所,基本上覆盖了全省所有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同时调研本科院校6所,中职院校7所;完成21家机电装备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图2调研情况分析(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招生人数图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招生人数由于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因此43所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很大并且比较稳定,2012年为9315人,2013年为9427人,2014年为9794人。(三)就业率和创业率图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率和创业率通过图4可以看出,43所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形式良好,平均就业率高达97%以上,说明说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平均在4%左右。(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图2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岗位需求情况调查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基本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机电设备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工作,这类人员约占53%;二是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这类人员占25%;三是从事机电设备的维护,这类人员占9%;四是从事机电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这类人员占7%;五是从事生产管理,这类人员占6%。因此,初始主要就业岗位群为:机电设备应用岗位群、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岗位群、机电设备维护岗位群。升迁主要岗位群有班组长、技术员、应用工程师、基层管理人员等。因此机电设备应用、安装、调试和维护的人才培养应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主要任务。(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工资图6毕业生薪资结论:通过对各院校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工资方面,大部分企业开出的月薪是3000-5000元,也有部分企业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这主要和当地经济状况、毕业生能力和企业规模、管理方式有关系。现在公司的月薪都是以底薪+提成的方式获取,学生除了获得2000-2500元底薪外还有业务提成,如果业绩好,每月可以轻松拿到1000元以上的业务提成。一般3年以后的毕业生可以拿3500元以上的月薪。(六)毕业生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等级图7职业资格证证书要求通过图7可以看出,所调研学校的毕业生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高级钳工、高级电焊工、AutoCAD应用工程师、高级车工、高级维修电工、PLC应用工程师、高级数控车(铣)工、高级机械设备安装工等。(七)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这次调研发现,本专业都是以服务于本地区制造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工作态度、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实践能力,掌握机电设备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和方法,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准,能够从事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等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明显的区别在于,各所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面向的就业单位有所针对性,比如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单位面向港口;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就业单位面向粮食、轻工等专项设备。但是总体来说,有面向机械加工、机电设备应用、装备制造等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生产、服务单位的共性。(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调研的43所院校中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各有千秋,如:山东职业学院的“课证岗对接、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潍坊职业学院的“产教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432”人才培养模式、烟台职业学院的“三条主线、三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职场体验-实景训练-顶岗历练”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但共同点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九)核心课程情况统计表1核心课程情况统计项目核心课程名称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PLC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单片机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制造与工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学校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