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物理复习重点知识点一:测量本章知识点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意义,怎样学好物理知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意义。(A)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m(A)体积的测量(A)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A)二、本章主要概念一、测量前1、观察:①刻度尺零刻度在什么地方?②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少?③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2、注意问题:①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二、测量时: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被测物体。②刻度尺不要歪斜。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注意问题: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三、记录测量结果:1、记录数字: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2、写上单位:没标明单位的数字记录是无意义的。(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时,测量记录如果使用不同的单位,数值不同,但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变。)四、误差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仪器有关;②与测量者有关。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较精密的仪器;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五、一些特殊测量方法:1、化薄为厚法:应用:测纸张的厚度,测金属丝直径等2、化斜为正法:应用:测球的直径,测圆锥的高等。3、化曲为直法:应用:测地图的公路、铁路、河流长,硬币周长等。方法:使一根棉线与待测的曲线重合,然后把棉线拉直,测出软线上: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即可。练习题:答案:D。详解:误差的产生不仅跟测量的工具有关,还跟测量的人有关,所以应选D。答案:CD答案:A答案:3.42cm详解:平均值的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要相同,多余位数应四舍五入。答案:1mm;16.9;0.02答案:m;km;mm;km。答案:cm详解:因为测量结果中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所以在记录数据中倒数第二位5是所能准确读出的最小位,这一位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答案:C详解: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估计到毫米的下一位,只有选项C正确。答案:B可以从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刻线开始量起。答案:C因为测量结果中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所以在记录数据中倒数第二位5是所能准确读出的最小位,这一位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知识点二:热本章知识点温度、温标(不含热力学温标)A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A熔化和凝固;熔点A蒸发,沸腾和沸点A;液化A升华和凝华A二、本章主要概念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单位摄氏度家庭和学校实验室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摄氏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高低用温度计测量.(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①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③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稍候一会儿,直到温度计上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要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三、物态及其变化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在—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晶体的熔化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凝固过程中要放热.非晶体没有熔点.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2)汽化和液化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汽化时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时要放热.(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热【自主复习】1室内有一铁块和一木块,一只手按铁块,另一手按木块,它们的温度()A铁块温度高B木块温度高C它们温度一样高D无法确定变11000C的水蒸气和1000C的沸水的冷热程度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但是被_______烫会更严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