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教案【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合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学习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段,积累优美的词语。【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段,积累优美的词语。【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水墨画:水墨画是一种绘画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和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和花鸟,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2.我能正确流利的大声把课文读一遍。(别忘了做笔记哦。读正确,流利了吗,再来一遍吧)我会把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工整的写三遍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3这幅水墨画指的是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呢?“水墨画”为什么要加上引号?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散漫:黄梅:采撷:倘佯:咀嚼:溢:5小组内大声齐读课文(整齐、正确、流利),说说课文各自然段都写了什么?二问题交流(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组长监督,看看那组讨论交流最有效)1.交流自主学习中的内容。2.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不懂的问题,请请教你的同学吧。三.展示提升1.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其余的再本子上写。2.把你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或者不懂的问题磨和同学分享分享吧。四巩固达标1.抄写文中的叠词,自己再补写几个。2.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背诵课文2,3段。3.收集有关菱角的相关资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学习重难点】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主动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菱角的资料。2、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识菱塘。(1)在作者的眼中,长满菱角的池塘是什么样的,能用文中词语概括.。(2)本段中用的好,表现了的状态,能换成其它字吗?(3)本段写出菱塘、、的美。3、精读课文2-4自然段,感受水墨画之美。(1)小组内齐读2-4自然段,作者是按照顺序描写“水墨画”的美的。从那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来?(2)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疏疏朗朗”的意思说明你还能用来、形容此时菱叶的状态。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是。、、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么,为什么?菱叶的变化不止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形态上,此时的菱叶是什么样子的?。表明菱叶很大;“支菱”即挺着,竖着说明菱叶精神;、描写了菱花的美丽、幽香。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个“”,一个“”字,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小组内请一位同学演示采菱女的动作)。孩子们得到菱角后为什么会欢天喜地?(3)采菱在家乡是一个普遍现象吗?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的诱惑你了”该句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突出了菱角浓郁的香气和吸引人的特点。4感受故乡的美(1)作者想象自己加入了采菱的队伍,边采菱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啊?闭上眼想象自己在菱间倘佯的场景吧!5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尝试背诵)。二问题交流(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组长监督,看看那组讨论交流最有效)1、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的内容。重点是有争议的问题。2、把你还有的新疑问向你的伙伴请教吧@四.展示提升展示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四巩固达标1、背诵全文。2、再次积累文中优美的字、词、句、段。3、完成同步练习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活动背景小班幼儿随着身心发展,对周围的生活逐渐熟悉起来,他们总是喜欢不停地看、听、摸,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蛋类虽然是幼儿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但他们对蛋类的生活经验是比较零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科学饮食了。蛋类既有营养又便于食用,还可以烹制出许多花样,所以是众多家长们在餐桌上首选的食物。我们班的小朋友有的爱吃鸡蛋,有的不爱吃,而且有许多小朋友虽然每天都在吃蛋,但并不了解蛋类的营养价值。为了让幼儿喜爱食用鸡蛋,于是我设计了《有营养的蛋宝宝》这堂课。活动目标1、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