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ctv7致富专题zt.hao315.tvqyue马化腾生来低调的全民公敌中国互联网之王到底是谁?这是个问题。但如果以所领导的公司市值来论,这个答案毫无争议,那就是腾讯。中国互联网之王到底是谁?这是个问题。但如果以所领导的公司市值来论,这个答案毫无争议,那就是腾讯。2009年8月,腾讯在香港资本市场上的股价达到120元港币,对应的整个公司的市值突破2000亿港币,换算成美元是300亿美元。在海外资本市场,100亿美元的市值是一个高科技公司登堂入室的重要门槛。比如分众,就是在100亿市值的这个关口下冲击未果而如今处于蛰伏中。以当下的市值论,在诸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也只有阿里巴巴和百度这样的明星公司在100亿美金的市值规模。今天的腾讯,市值是2个阿里巴巴,3个百度,比三大门户新浪、搜狐和网易加在一起的总和还要多一倍,实在是匪夷所思。即便是回到腾讯过去12个月的最低点,也就是2008年6月10日,腾讯正式成为香港恒生指数43支成份股之一的那段日子。与腾讯控股同期调整进恒生指数还有中国铝业这样的绝对蓝筹,两者市值相差无己,此时都在1200亿港币上下浮动,换句话说,即便腾讯控股回归A股,也会成为和中国铝业一样的超级大象。最有趣的是被腾讯替换下去的是小超人李泽楷掌舵的电讯盈科,当年曾经持有腾讯20%的股份,如果当时电讯盈科不卖掉这些股份的话,今天电讯盈科光这部分的投资回报就能让其成为香港市值之王。还有一组数据能说明马化腾和腾讯的强大,腾讯的用户数很快突破5亿,也就是说每三个中国人中至少有一个用户是腾讯的用户。更让人惊讶和无法忍受的是,腾讯用户的增长曲线依旧是一个完美曲线,只要这个曲线继续保持下去,那么,腾讯不仅将保持其互联网市值之王的美誉,还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市值之王,马化腾也将成为新一代企业家中面向全球的中国符号。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可能成为中国比尔。盖次式的人物,却极其低调,极其神秘,他为什么这么低调,这个低调是不是其个人品牌建设的一种选择呢?小马当年一点都不显山露水2000年,从湖南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进入腾讯的阿华是腾讯对外招聘的第一个外地大学生,内部编号18号。他第一次来腾讯见到马化腾的时候,大吃一惊,在他看来,他要进的这家公司的老板更像是他的一位学长,他当时甚至认为,腾讯的另一位创始人曾李青是老板,当然,这只是阿华的第一印象而已,真正的情况是马化腾、张志东和曾李青都是老板,其中,马化腾是最大的老板。从外表上看,曾李青的确比马化腾更像老板,两个身高相差无己,但曾李青要比马化腾富态很多,在穿着上也明显要商务一些,在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方面也要强些。因此,每次两个人结伴出去谈商务合作,曾李青总是会被人误认为是大老板,而外表清秀、书生气十足的马化腾总是会认为是公司的运营助理或秘书的角色。华南互联网中的前辈,时任广东电信旗下21CN事业部高级经理的丁志锋曾和笔者回忆起腾讯最困难的时候求见21CN的情景:当时腾讯希望21CN收购QQ,丁志锋还记得报价是300万人民币(而不是以讹传讹的100万),代表腾讯来谈的正是马化腾和曾李青,不过,当马和曾两个人走进会议室的时候,21CN的所有人都把曾李青误认为是素未谋面的马化腾,这很显然是因为曾李青的派头更足。即便是谈判过程中,曾李青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是拿主意的人。而曾李青则与笔者讲述了一个他与马化腾为参加美国游戏展而去广州签证的故事,同样很有趣:马化腾和曾李青一起去广州签证,俩人在签证大厅等候时,先叫到马化腾,不一会儿,马化腾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地出来,原来马化腾被签证官拒了。曾李青本是陪马化腾去美国考察的,一想正主都被拒了,我还去个啥啊,第一反应是也拔腿和马化腾一起走。马化腾劝曾,既然来了,还是去试一试吧。曾想想也是,于是大大咧咧地去签证。签证官问曾的第一个问题是一般都会问的问题,比如去美国做什么啊。曾李青没有正面回答签证官,大讲特讲腾讯是个什么样的公司,用户数是一个什么量级,在全国是第一,在全球也是前三,这样的一个公司,是对产业格局有影响、有贡献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去美国,是能促进美国的产业发展的。还没讲完,哐的一声,过了。曾李青乐了,拿着签证就走,还没走出两步,签证官把曾叫住,曾一想,完了,白忙活了。没想到的是签证官问曾李青,前面那个人是你们公司的吗?曾说是啊,那人是我们公司的CEO呢,你可得让他去美国,我去不去美国看展览没关系,人家可是正主。签证官说:那你把他叫进来吧,我重新给他签。就这样,马化腾和曾李青乐呵呵地一起拿到了去美国看游戏展览的签证。在马化腾毕业后的第一个公司润讯内部流传着这样的传闻:当时马化腾关于类QQ软件的提议,没有引起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