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王力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代汉语王力版.doc

古代汉语王力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连词(一)而:连接谓词性成分,表示两种行为或两种性质的联系。1、用于联合结构:(1)表并列,”并且,又”。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2)表递进,”而且”。马陵道狭,而旁多阻碍,可伏兵。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臣之罪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3)表承接,”就、然后、便”。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予既烹而食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表目的,”来”。登轼而望之。虎求百兽而食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5)表因果,”因而”。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从上下文意看,”而”可用于顺接、逆接。顺接即相连接的两项中间没有转折;逆接即相连接的两项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含有转折。(6)表转折,”但是、可是、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人有恶者五…一曰心达而险…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2、用于偏正结构:表修饰,”地”或不译。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方仲春而东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未至,道渴而死。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3、用于主谓结构:(1)表转折: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2)表假设,”如果、假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人而无知,与木何异?(2)表假设,”如果、假如”。和表转折的逆接用法相通: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而”偶尔连接体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作谓语且带有描述性。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蟹六跪而二螯。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二)以: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表示两种行为的联系。略同于“而”。1、表并列:主严以明,将知以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2、表承接余折以御。齐因胜尽破其军,虏太子申以归。3、表目的或结果(P45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4、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三)则: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着重表示逻辑事理上的联系。1、表示时间相承,”就、便”。年十岁,则诵古文。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2、表示条件、因果等情理上的承接,”那么、那么就、便”。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先生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兵强则士勇。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3、表示发现,含有”原来已经”之意。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使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4、表示转折(轻转)或让步。今有人于此,求牛则名马,求马则名牛,所求必不得矣。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欲速则不达。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治则治矣,非书意也。5、用于平行的两个分句,形成对比。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入则心非,出则巷议。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四)然而,然则,虽然:1、然而:指示代词”然”(肯定)与连词”而”(转折)的连用,”如此但是、这样却”。以骄主使罢民,然而不亡者,天下少矣。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现代汉语表转折的”然而”,古代汉语用连词”然”表示。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战国末期始,”然而”成为凝固形式。历代两种”然而”并用。2、然则: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如此那么、如此就、这样就”。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