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谈如何学好初中历史课初中历史这门学科,只要学生能端正态度,有好方法,就一定能学好。有这样一个现象:好多初中学生对历史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却很不喜欢历史课,原因是历史课本为了照顾考试和篇幅的需要,省去了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于是乎,有些学生对历史学习也失去了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首先是记。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学历史只会背是不行的,但不会背是万万不行的。只有吃透书上的内容,夯实基础,考试才有可能拿高分。记忆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记忆一定要提纲化、系统化好每人准备一本历史提纲本,专门用于系统性记忆。每次老师上完课,把将要背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写下来,同时后面标上数字,表明这个问题答案包含哪几个小点。比如《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前半部分,可以这样列:………………二、及时强化,多记几遍通常背一遍是不可能背会、记牢的,每课学完当天至少背两遍,记住为止;每单元学完总的再背两遍。第一遍其实是看书,注意的是:这遍看时要细致入微,大字、小字、插图、引言都不能放过,一点不漏的记忆。第二遍背只看题目,然后想数字,根据数字背要点。背完了或不记得了再翻开书,记细节,如此两遍达到过度学习。一单元学完总背诵时要尽量达到合上书和提纲本,自己一课课地连同每课几个问题、问题是什么、每个问题的答案要点有几个、要点是什么都能说出来。三、配合适当动作克服背书时的分心背书时用动作可以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活跃、专注,我提倡在背书时可以“手舞足蹈”,背到第一点就用手指竖一,背到第二点就用手指竖二,依此类推。同时最好用说话的方式背书,但只摆口型不出声音,这样既可以避免分心,又可以提高背诵的速度(声音传到耳朵里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见,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就是一个慢工出细活、不能偷懒的过程。其次是练。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想学好历史,还得多练。题做多了,就如人的阅历广了,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自信。历史题,无非两种: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而做这两种题都离不开一种思路:一审(审题)、二抓(关键词)、三扣(紧扣题意)、四展(拓展思路)、五迁(知识迁移)六化(符合范式)。下面就这两种题型分别举例。选择题以2010年山东一高考题为例: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发展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式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能力考查要求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机梭”、“牛驴”可判断①正确,而②、④则对应于后面四句。据所学知识: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主要共自己消费,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③项表述错误。答案选b材料题以2010年广东一高考题为例: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解析;第一问借助材料中所给时间“十四五世纪”可知这是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第二问解答时注意与史实的结合。第三问解答时注意考虑时代背景。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思想文化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在西学的影响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政治主张。第四问解答本题时首先分别回忆三者各自的时代形势,然后可以从相似的时代背景、经济、阶级、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过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总之,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要真正取得成效,都必须依靠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出结果。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作者单位:河南省宜阳县城关镇西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