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境保护部生态司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主要特点2010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0826亿元,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为1946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398元,所占比重约为20%。生猪产业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湖南、云南、山东、湖北、广西、江苏、河北等省份。肉牛、奶牛产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四川、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省份。家禽产业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等省份。总体特征:畜禽养殖污染点多面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污染份额高,区域差异明显。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201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户)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排放量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比例依次为95%、78%、74%,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依次为45%、25%、58%。畜禽养殖是农业污染源之首。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生活源的1.18倍。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广东、河北、湖北的畜禽养殖氨氮排放量较大,共占到全国的50%以上;海南、天津、甘肃、北京、云南、贵州、上海、新疆兵团、宁夏、青海、西藏畜禽养殖氨氮排放量较小,占全国的比重不足6%。图22009年各省实际承载率(按照耕地的消纳能力计算)1、产业发展(总量增加、规模化水平提升)根据《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我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升10-15%,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超过38%和达到50%。2、污染物排放(产污量增加)根据2005-2009年全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趋势分析,初步估算2015年末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单元的生猪(出栏量)、肉牛(出栏量)、奶牛(存栏量)、家禽(存栏量)养殖总量将达到7亿头(折算为猪当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预计将分别达到1260、80万吨左右。四、“十二五”战略导向——指导思想四、“十二五”战略导向——宏观目标依据各地畜禽养殖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环境承载能力、规模化水平,以及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分布范围,确定重点省份。十二五期间重点治理省份为山东、黑龙江、河北、辽宁、河南、内蒙古、湖南、四川、吉林、广东、安徽、江苏、湖北等13个省(自治区),占全国畜禽养殖总量70%,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80%、75%。依据畜禽养殖总量、畜禽养殖单元数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情况等,确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养殖单元——50头猪当量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单元散养密集区域。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情况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情况——关键问题五、条例立法工作情况五、条例立法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