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ppt
上传人:涵蓄****0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ppt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是当头部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并伴有眼颤和自主神经症状。该病具有自限性,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该病发病率高,可见于各年龄段,但幼儿及儿童却极为罕见。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20~50%,老年人多见,占老年人群的9%,妇女发病率比男性高约1.6-2:1。此病虽为耳鼻喉科疾病,但常首诊于神经科,易误诊为梅尼埃病及颈性眩晕等而漏诊误诊。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内耳分化出两个囊,即球囊和椭圆囊,因其结构上有“耳石”故名为“耳石器”,主要功能在于感知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刺激,以保持人体在静动态下的姿势及运动平衡。耳石器内有感觉细胞的聚集区—囊斑,囊斑表面有二块胶状膜——耳石膜,耳石膜上粘附着许多碳酸钙样的结晶,即为耳石,用于调节胶状膜的运动,这就像一块蛋糕上涂着奶油,奶油上又洒满了巧克力豆一样,那么这些奶油就如耳石膜,巧克力豆就像耳石。当一些因素导致耳石脱落下来,它就会沙尘一样漂浮在内耳之中,当其漂浮在某一特定的位置时,一旦出现体位的改变这些耳石就可能引起眩晕,这种眩晕持续时间约小于1分钟,但天旋地转,当头部固定后好转,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正常人的内耳球囊、椭圆囊结构内有感受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刺激变化的一种比芝麻粒还小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故称为耳石。耳石帮助我们感知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人类之所以能够正常活动,是因为在双侧的耳内有调节身体平衡的器官。其中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球囊、椭圆囊。球囊、椭圆囊称为耳石器。有的医生把由于耳石器病变引发的眩晕称为耳石症。正常情况下耳石黏附在内耳的球囊和椭圆囊斑的耳石膜内,后者是酸性粘多糖,将耳石紧紧地固定在囊斑上面,因此,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并不会脱落。但是当外伤、局部血管痉挛(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可诱发)时耳石有可能脱落下来,随着头部活动而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眩晕。二、发病原因3、头部外伤或耳部手术: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如挥鞭样损伤”可致本病;某些中耳手术如镫骨手术时,可因局部压力或镫骨足板镶入前庭窗或耳石撕脱而致本病发生。4、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性疾病、前庭神经炎、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缓解期、外淋巴瘘、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等均可因细胞碎片的凝集或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而致发病。5、骨质疏松症:国外研究中老年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75%,而正常对照组仅为4%,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与BBPV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联系,其致病因素仍有待深入研究。三、发病机制2.管石症学说(canalithiasis)Hall于1979年根据重复刺激时产生的疲劳现象提出管石症概念:变性的耳石碎片漂浮于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头部体位变化时碎片移动时推动内淋巴→牵引壶腹嵴使其末梢受刺激而兴奋→引起眩晕发作。11四、BPPV的临床类型四、BPPV的临床类型五、临床表现及特征2、五个特征性表现(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方向:旋转性或水平性、向离地性。4、眩晕患者如果表现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就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有腹泻的症状,这是由于植物神经反射。5、有的人心慌、胸闷、憋气、出冷汗,因为患者憋气而造成拼命喘气,二氧化碳过度排除后,出现低二氧化碳血症,出现手脚发麻、抽筋等表现。有时症状表现如同晕车,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面色苍白等。6、典型的表现还有体位改变后数秒出现,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几秒到几十秒。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半规管结石症的临床特点:①患者处于激发头位后眩晕的出现有1~4s的潜伏期;②眼震与眩晕的潜伏期相同;③眩晕和眼震的强度波动,先重后轻,时程不超过60s;④管结石症是BPPV最常见的类型。壶腹嵴顶结石症的临床特点:①患者处于激发体位眩晕立即出现;②眼震与眩晕的潜伏期相同;激发体位不改变,症状就持续存在;③它可发生于后半规管也可发生于水平半规管,这种类型的BPPV相对少见。“耳石症”因事发突然,除眩晕症状外还会给机体带来惊恐、头懵、不敢行走转头、不敢卧睡等,给患者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单纯的耳石症对病人无生命危险,其治疗效果也相当肯定,复发者很少或有个体差异,不必过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