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doc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摘要: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同步注浆过程中通过对注浆材料、参数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可有效减小同步注浆的风险,更好地控制注浆效果。着重分析了在不同地层中注浆系数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注浆量,减少因注浆量过大而引起地面隆起,或因注浆量过少而引起地面沉降的现象发生。关键词: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控制;注浆参数盾构施工同步注浆由于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本文就引起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进行控制。1工程概况北京地铁9号线角门北路站-北京南站区间右线全长1382.858m,其中盾构区间长1231.434m;区间左线全长1321.687m,其中盾构区间长1161.488m;盾构区间隧道设计断面为圆形,外径6m,内径5.4m。隧道轨顶设计标高17.75~25.00m,隧道结构顶标高22.75~30.00m,隧道结构底标高16.75~24.00m,隧道埋深16.0~23.5m,覆土厚10.0~17.5m。本区间线路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39.40~41.30m。属于古漯水河古河道及古河漫滩地貌,盾构穿越地层主要参数见表1。盾构区间采用盾尾同步注浆。2同步注浆风险分析(1)注浆材料和浆液配方选取风险。主要表现在注浆材料的流动性、浆液的凝胶时间、浆液的固结体强度等特性的控制。注浆材料和浆液配方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注浆施工效果的好坏,不同地层对注浆材料的选取要求不同。(2)注浆参数选取风险。主要表现在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速率和注浆时间等方面。注浆参数的选取关系到注浆效果的好坏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注浆施工风险。主要表现在注浆施工的准备是否完善、浆液的配置以及浆液的存储与运输等方面。注浆施工是注浆效果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4)注浆效果评价风险。主要表现在注浆监测手段是否合理、注浆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注浆检测等方面。注浆效果评价是检验注浆材料、注浆参数、注浆施工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注浆效果评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注浆的成功与否。3注浆材料风险控制由于隧道盾构同步注浆材料的性能受岩体条件、施工方式、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针对该区间地层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室内与现场对比试验,选择了适合本工程现场条件的同步注浆材料及配合比:水泥,100kg/m3;粉煤灰,300kg/m3;膨润土,56kg/m3;砂,779kg/m3;水,400kg/m3;膨胀剂,45kg/m3;外加剂,0.135kg/m3;注浆材料密度,1.75kg/m3。该配合比可用于软基地层、自稳能力较差的岩层,尤其适用于该区间粉细砂地层,且根据注浆需要可及时进行调整。4注浆参数风险控制4.1注浆量控制盾构机注浆量按冲程计,浆液泵每注一次为一冲程,每一冲程为12L。注浆量的确定以盾尾间隙量为基础,结合地层、线路适当考虑注浆系数,以达到充填密实。注浆系数主要由土质系数、超挖系数决定。土质系数取决于地层性质,一般取值为1.1~1.5;在完整性好、自稳能力强的硬质地层中,浆液不易渗透到衬砌周围的土体中去,可取较小土质系数甚至不用考虑;但在裂隙发育的岩质地层或以砂、砾石为主的大渗透系数地层,浆液极易渗透到周围土体中,因此此类地层应取较大的土质系数,可取1.3~1.5;在以粘土、粉砂为主的小渗透系数地层,浆液在注入压力下也会对土体产生劈裂渗透,故也应取1.1~1.3的土质系数。超挖系数是正常情况下盾尾建筑空隙的修正系数,一般只在曲线施工中产生,直线段盾构机体与隧道设计轴线有较大夹角时也会产生,其值一般较小可不予考虑,具体数值可通过计算得出。同步注浆量经验计算公式为:式中V———理论注浆量(m3);L———管片长度(m);D1———刀盘外径(m);D2———管片外径(m);λ———注浆系数,取1.5~1.8,在掘进过程中适当调整。为防止管片整体上浮、下沉及椭变,一般1号、2号注浆孔注浆量是3号、4号注浆孔的一半。注浆量须经计算确定,但由于盾构纠偏、浆液收缩、浆液流入地层裂隙等情况,实际注浆量一般比理论计算量要多,超注量要根据具体地层情况确定。4.2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最佳值应在综合考虑地基条件、管片强度、设备性能、浆液特性和土仓压力的基础上确定,理论上注浆压力(压入口处)应略大于地层土压和水压之和,以达到对环向空隙有效充填而非劈裂注浆,以免扰动管片周围的原状土而引起地面甚至隧道的沉降。一般注浆压力控制在0.25~0.4MPa。在遇到管道深度变化大,地层也变化大,故注浆压力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的情况,要根据深度与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压力参数。4.3注浆时间控制注浆要在衬砌脱出盾尾,即盾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