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奉化中考总复习——科技、教育、创新专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奉化中考总复习——科技、教育、创新专题.doc

2011年奉化中考总复习——科技、教育、创新专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011年奉化市社会、思品中考总复习——科技、教育、创新专题一、时政链接1、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2009年10月,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荣膺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殊荣的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3、2009年10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对外公布,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在校研制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4、2009年12月,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是投入运营(和谐号)。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铁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我国铁路现代化最新成果的集大成者。5、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校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6、我国从2000年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2010年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二、基本知识1、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条目P68)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②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具体表现为:a.宋元时期火药被广泛用于战争,出现了使用火药的武器。影响: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趣味,火药武器更将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b.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宋朝时,人们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影响: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欧洲人发现发现新大陆也大大受惠于指南针的导航。d.宋元时期,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推广。元代妇女黄道婆到海南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技术,2发展了松江棉纺织业。影响:宋元时期棉布取代了丝绸和麻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③宋元时期科技达到顶峰的原因:a.起点高,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b.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c.宋元时期经济继续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d.宋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外交流空前繁盛。④隋唐社会的繁荣、宋元时科技领先于世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提示:可从政策的开明、对外交流频繁、创新的制度等方面回答)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b.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⑤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列举中国古代新开创的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的“县制”;秦朝: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郡县制;隋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朝加以沿袭并不断完善);元朝:行省制度。2、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主要原因:a.自然经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b.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闭关锁国不利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d.八股取士、文字狱等钳制了人们的思想。3、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条目P43—44和P115—116)①三次科技革命的简况:(条目P43)②科技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条目P115)④科技进步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弊:破坏环境;提供了新的犯罪手段;引发新的伦理问题??应对科技发展的策略:针对利:提倡科教兴国、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创建学习型社会,人人学习、终身学习??3针对弊: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以德治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⑤列举中外科技创新的事例,说明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示:可写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创新事例、两次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