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
上传人:瀚玥****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

完整word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元二次方程-9=0的根是()A.x=3B.x=C.D.==-2.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A.B.C.D.3.有一个盛水的容器.现匀速地向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的任何时刻,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图中PQ为一线段,这个容器的形状A、B、C、D、是()4.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5.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0,②b>0,③c>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6.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m,n),点Q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M(x,y),则点M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2,3)B.(2,-3)C.(-2,-3)D.(2,3)7.将分别标有数字1,4,8的三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随机地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不放回),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能组成两位数恰好是“18”的概率为()。A.1/2B.1/4C.1/6D.1/88.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a-1)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大致位置不可能是()9.已知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三点,且,则的大小关系是()A.B.C.D.10.把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C折到AB的中点M,折痕EF的长等于()(A)(B)(C)(D)二、仔细填一填(本小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在四边形ABCD中,顺次连接四边中点E,F,G,H构成一个新的四边形。请你对四边形ABCD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FGH成为一个菱形。这个条件是.13.若ab>0、ac<0,那么y=x-的图象经过象限。14.3本小说,5本科技书和2本诗集,分类放在书架上,任意抽取紧挨着的2本书,这2本书是同一类的概率等于_________15.已知二次函数y=a(x-2)2+1,请你补充一个条件:,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16.在平行四边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将对边分成2cm和3cm,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ABCEOFxy17.如图,已知双曲线(k>0)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F,交BC于点E,且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则K=.18.已知等腰三角形面积为4㎝2,一腰上的高为2㎝,则这条高与底边的夹角为。19.已知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20.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一个故事里出现了一串神秘排列的数,将这串令人费解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1,2,3,5,8……,则这列数的第10个数是三、解答题:(本大题8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21.(每小题5分,共10分)(1)解方程x2-2x-2=0(2)计算(cos450-1)0-+(sin300)-2+3tan600FEBDAC22.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E=DE,BE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求证:S矩形ABCD=S△FBC23.一海上巡逻艇在A处巡逻,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在北偏西30°方向且距离A处20海里的B港口,有一艘走私艇沿着正东方方向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驶向公海,务必进行拦截.巡逻艇马上沿北偏东45°的方向快速追击,恰好在HYPERLINK"http://www.1230.org"临近公海的P处将走私快艇拦截住.如图7所示,试求巡逻艇的速度(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1.414,=1.732,=2.499).24.(1)已知反比例函数当x=-时,y=-6,求出这个解析式;(4分)(2)若一次函数y=mx-4的图象与(1)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6分)25.阅读理解: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上,师生有下面一段对话。老师:今天我们来探索如下方程(x2-1)2-5(x2-1)+4=0的解法。学生甲:老师,这个方程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不就行了吗?老师:这样,原方程就整理为x4-7x2+10=0变成了4次方程,用现在的知识我们能解答吗?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方程的特点。学生乙:我发现可以将x2-1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设x2-1=y……①,那么原方程可化为y2-5y+4=0,解得y1=1,y2=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