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卷01(解.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卷01(解.pdf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地理试卷01(解.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下图示意北极地区的海鸟。完成下面小题。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稳定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A2.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得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最终使得北极气温降低,A正确。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②④均为大气辐射,由于气温降低,所以大气辐射应减弱,1高级中学名校试卷②不会增强,④不会稳定,BD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降低,③地面辐射减弱,C错误。故选A。2.由材料“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可知,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应为微生物最活跃的季节。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数量较多,鸟粪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较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较多,对降温影响最明显,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3.投射到纸上的阳光,主要属于图中的()A.①区B.②区C.③区D.全部区域4.有关太阳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B.太阳辐射能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C.太阳辐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D.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答案〗3.B4.C〖解析〗3.太阳辐射按其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可以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三部分,根据题意“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说明肉眼能见,因此为可见光,根据光谱的划分②的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属于为可见光区,排除A、C、D,B正确。故选B。4.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由于太阳辐射能比较分散,不易集中起来发电,B错误;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煤炭被称为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故太阳辐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C正确;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动力有来自太阳辐射的外力作用和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作用,D错误。故选C。2高级中学名校试卷土耳其某地气候干旱,以火山凝灰岩为主。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类似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景观,被称为“精灵烟囱”,为世界双遗产。图左示意土耳其及周边地区,图右示意精灵烟囱景观。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精灵烟囱的景观类似于()A.溶沟B.峰丛C.残丘D.石钟乳6.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相比,该地天然溶洞较少的原因()①降水较少②土质较疏松③风力较小④岩石成分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5.B6.D〖解析〗5.溶沟指石灰岩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本图表现出耸立于地表的形态特征,A错误;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本图较符合峰丛景观特征,B正确;残丘是指准平原上残留的孤立山丘,本图山峰较多,与残丘景观不符,C错误;石钟乳多发育于地下洞穴中,本图景观存在于地表,D错误。故选B。6.溶洞一般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流水溶蚀力强,结合材料可知,土耳其气候干旱,不易发生溶蚀现象,①符合题意;本地岩石为火山凝灰岩,而溶洞多发育于石灰岩广布的地区(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当地岩石成分与我国西南不同,不利于发育溶洞,④符合题意;喀斯特地貌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