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王澍——象山校区.ppt
上传人:如灵****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王澍——象山校区.ppt

(完整版)王澍——象山校区.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王澍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设计解析一、人物简介二、解析国美象山校区1.匠心独运2.文化传承3.材料创新三、思考王澍主要作品二、解读国美象山校区象山校区简介一期:1图书馆;2~6、9学院教学楼及工作室;7管理办公及艺术工作室;8小体育馆;10美术馆;二期:11实验中心;12~19学院教学楼及工作室;20小体育馆;21宿舍这处校园的用地环绕一座名叫“象”的小山,山高约50m,两条从西侧大山流来的小河从山的南北两侧绕过,在象山东端合并,蜿蜒流入宽阔的钱塘江。象山北侧是校园的一期工程,于2001年设计,2004年建成,是由10座建筑与两座廊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面积约7万m2,作为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图书馆与体育馆使用。象山南侧是校园的二期工程,于2004年设计,2007年建成,由10座大型建筑与两座小建筑组成,建筑面积近8万m2,包括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加工中心、美术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所有的建筑,包括将要使用建筑的人都以象山为重要的观看与思考的对象。与现代建筑相比,这里的传统建筑的尺度因此要小得多。新的校园建筑被布置在地块的外边界,与山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因而与这一地区的传统城市平面更加相似。在建筑与山体之间,留出大片空地,保留了原有的农地、河流与鱼塘。总平面上每栋建筑都自然“摆动”,与中国的书法相似,体现出建筑对象山的蜿蜒起伏的敏感反应。1.匠心独运设计小的、微弱的、融于自然的、不反光的、质感有些粗糙的、有些脏的、结合地方手艺的、与传统可以衔接的、反标志物性建筑。2.文化传承3.材料创新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汇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