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反思再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教学反思再反思.doc

对教学反思再反思.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01|2011·校长参考JIAOXUEGUANLI教学管理肖安庆对教学反思再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但现实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却不容乐观,且存在很多的问题。研究各学科教学反思的特点和问题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完成的任务。教学反思的特点教学反思作为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探究,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特征。1.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的反思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实效。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都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完成的,无须用大量的事实重复证实或逻辑推理论证,只需在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关的教育或教学行动改变学生的思维或解决其他教育问题,因此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2.直觉性。直觉是指不经过逻辑推理就直接认识真理的能力。直觉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于特定对象进行深入探究、思索的结果。教学反思的直觉性是指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思维的飞跃、认识的顿悟,在顷刻之间就能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出优劣成败的判断。可以说,如果教师没有对教学的执着追求,没有对教学的积极反思,就不可能产生这种“直觉”和“顿悟”,当然也就无法达到“直觉跳跃”的境界。3.缄默性。反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教师对以往的言论和行为重新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新旧观念的激烈交锋,有对与错、优与劣的价值判断,有为与不为的重要抉择,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矛盾冲突,有习惯行为与现实需要行为的实际选择,所有这些都是在教师心灵深处展开的,是外人无法感觉的,因此教学反思具有缄默性。4.批判性。教学反思通常被理解为带着批判的、真诚的眼光回顾过去,查漏补缺,以求改进。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审视,教师通常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怀疑和批判,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排除定势思维和行为的传统惯性,尤其是敢于否定自我,并对其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评价和改进。教师在批判中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在自我批判中变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教学反思认识不到位。教育工作者大都认为教学反思对于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情感上达到了无条件接受的程度。教师从事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人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反思是有道理的。但是教师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为了什么,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教学反思都是有价值的等问题的认识不明确。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实践中教师反思的盲目性。有的教师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强,反思能力还较低。虽然大部分教师能认识到反思重要性,但是其反思还停留在被动反思的阶段。教师的反思大多是为了完成学校制度的要求,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反思。相当数量的教师还未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还有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行为的检讨,教师总是带着一种失败者、检讨者的心情进行教学反思。这些对教学反思的种种错误认识必然会造成教学中的不良影响。2.教学反思存在片面化。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较多、较广的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身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现实中有些教师反思所关注的范围过于狭窄,只对其中一方面或33·校长参考2011|01教学管理JIAOXUEGUANLI几方面进行反思。如,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师自身的行为,多数教师易忽略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忽视任何一方面的反思都是不全面的教学反思,必然导致教师对自己教学认识的片面化,从而影响其对教学中问题的改进。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要全面,要涵盖整个教学系统,用整体的眼光来审视教学。3.教学反思存在形式化。大多数教师都认同反思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地进行着反思。然而一些学校或教师由于认识上的不足,错误地把写教后记、写案例分析、听课评课、观摩录像等形式本身当作教学反思。甚至一些学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