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色报道分析此篇文章发表在2004年8月22日的《湖南日报》的A1版面上,同时配发7张现场图片,图文并茂,版面优美,重点突出。中宣部新闻阅评对本报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的报道甚为关注,曾经三次阅评赞扬。此次刊发后,阅评员专门撰文,称赞此文是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的精品力作。读者也反响强烈,一位农民朋友写信说:"文章既真实地报道了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成绩,也客观地反映了亟须建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小见大——作者通过采访曾在系列报道中写过的新闻角色“三位农民兄弟”,并与他们面对面算账,“算”出了农民收入后的喜悦心情,真实地反映了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巨大威力。文章先描写了种粮标兵卢青年给记者算的一笔账“早稻赚了10多万,好戏还在后头”这一侧面得出了中央一号文件这一惠民工程对农民增收带来的切实可见的利益,后又写到衡阳县的王详元农民的“收割机”梦,做梦都梦见开着收割机,由此引出了此举对农业机械化带来的推动跟连锁效应,通过对比中央一号文件前后——得出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增加的钱又用到推行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派了大用场;最后一部分是描写湘乡市农民尹雨亮的“喜和忧”,在感叹跟称赞中央政策好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担忧,客观地反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预见性。推进式发展——三个新闻主角依次登台亮相,但并非简单罗列,作者有意将主题向更深一层地步发展,整体呈递进式推进跟发展,一步一步的深化文章主题。从单纯的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后推动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农民兄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从成绩到问题,肯定成绩同时并直面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低下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预见性,一步一步的叙述、一步一步的深化,结构严密而无啰嗦拼凑之嫌。政治指导性——紧紧围绕当年党的重要文件“三农问题”这一主线,通过三位农民兄弟的“喜悦”更好的宣传了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观点、倾向明显,反映了党报舆论引导功能。语言特色A——作品语言质朴无华,充满了乡村的泥土气息,显得真实而生动。语言特色B——多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展开,语言简单直白、通俗易懂。具体分析叙事风格A:文章现实感强,多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细致入微、平实无华。叙事风格B:大量运用白描手法和口语化表达使文章读来亲切平和。具体分析文章开篇——开门见山,直述采访目的“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之后农民的收益如何?记者来到种粮农民家,听农民话收成、算细帐”,随后,逐步展开三位农民兄弟的故事。开篇简单直接,易于读者阅读跟了解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平凡但不普通,是平凡农民中的“典型”,人物选取具有较好的代表性。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