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质量监督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质量监督分析.doc

基于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质量监督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动发卡平台www.770pay.comiyd摘要:计算机软件在现代生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对软件进行质量监督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文中从软件配置管理定义、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监督、软件配置管理组织和机构监督、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监督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中国论文网关键词:计算机软件;软件配置管理;质量监督;计算机技术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软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乃至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软件的失效,会导致整个应用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甚至引起更严重后果。软件的研制开发过程决定了软件质量,因此,对软件研制开发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对保证软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件是一种虚拟信息产品,给软件质量管理和控制带来了难度。软件研制开发过程中,影响软件的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是软件技术状态管理和控制,而对此最好手段就是对软件进行配置管理。所以,控制软件配置管理,从而做好质量监督控制有其积极意义。一、软件配置管理的定义软件配置管理(SCM)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管理计算机程序演变的过程,它作为软件工程的关键元素,已经成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配置管理过程中的变更所引起的质量变化,即对软件变更的标识、组织和控制,为后面的变更提供参考数据,保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产生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一致性、可追溯性。二、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监督在软件研制开发过程中,根据系统要求分析和设计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配置管理机构、任务和主要职责,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和配置管理流程等。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标识、版本控制、变更控制、配置审计和配置报告。正确标识配置项对整个管理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项目赋予标识符,便于进行控制和管理。配置审计确保了每个软件配置项的正确性、一致性、完备性、有效性和可追踪性,定期备份确保安全性和可用性。配置报告提供了软件开发过程历史记录,使整个软件研发过程中所有变更具有可追踪性,为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三、软件配置管理组织机构监督3.1软件配置管理组织构成要求建立专门负责软件配置管理组织,负责软件研制过程中各阶段,各系统及其子系统的配置管理工作。明确与配置管理工作相关的所有角色,包括相应活动,在开发过程中,一项任务在同一时刻只能由一个角色执行。软件受控库和产品库由软件配置管理组织负责,软件开发库由各软件开发项目组管理。要求实施配置管理系统相关人员都经过相关培训,包括管理员培训、开发人员培训和管理流程培训。确保每个成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为软件配置管理质量控制提供保证。3.2软件配置管理组织职责软件研制过程中,任务复杂繁琐,软件管理组织需要明确职责。主要包括:整个软件生存周期软件配置管理的活动规划;明确与软件配置管理相关的标准或规定并严格执行;选用合适的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并做好软件配置管理任务内容的规划和记录报告;收集、维护保存然建配置管理文档并妥善保管。四、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监督4.1定义基线基线标志着软件开发过程一个阶段的结束,任一软件配置项形成文档后,审议通过即成为基线。基线分为三种:完成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功能基线;完成需求分析阶段的分配基线;完成配置项测试的产品基线。每个基线对应受控配置管理项,相关评审和验收标准以及建立基线时用户和开发者参与情况。基线使各阶段工作内容明确,在连续的工作线上进行断点,便于检验阶段成果。4.2标识软件配置管理项软件配置管理项即软件配置管理对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工作产品,包括代码以及数据结构、文档、报告。软件配置管理项标识包括:文档标识、代码标识、运行文件标识。配置项的文档内容多而繁杂,需要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知识库,用于保存开发过程中的文件和代码。根据实际需要,分门别类归入库中。保证配置管理工具检索便利,标识规则便于记忆,并保持组织一级的标识规则以执行。正确标识软件配置项对整个管理活动非常重要,是具有唯一性的标识符,便于对其控制管理。4.3定义软件配置库基线技术将项目实施配置管理存储库分为: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1)入库控制:受控软件配置管理项存入受控库。满足要求交付用户后的软件配置管理项由受控库转入产品库。各基线阶段产品经审计确认合格后入库。(2)更改控制: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已进入受控库或者产品库的软件配置管理项有更改情况时,提供软件问题报告文件并提交更改申请。根据软件级别和规模决定是否建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包括软件配置项管理人员,总设计人员,软件质量保证人员。评审小组收到问题报告和更改申请后,分析是否有必要更改,可行性以及对比其他更改方案。结合软件配置管理项功能和性能分析,充分考虑合理性和可行性。经审批后更改申请送回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