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四川荣县中学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小凌****甜蜜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解析四川荣县中学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考点解析四川荣县中学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荣县中学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2、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3、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甲为5厘米、f乙为10厘米、f丙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A.甲B.乙C.甲、乙D.乙、丙4、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6、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A.B.C.D.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B.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D.增大观察的视角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10、爷爷的眼睛是远视眼,需要戴眼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眼镜时,小明通过镜片看到爷爷的“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A.正立、等大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图(填“甲”或“乙”)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填“凸”或“凹”).2、如图所示的透镜是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眼.(选填“近视”或“远视”)3、如图所示,遥感卫星在拍摄地面上的景物时,感光元件(相当于胶片)应置于略大于处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当遥感卫星由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进行拍摄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4、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5、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和科学用眼的方法,就会形成如图所示情景,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形成了视眼(选填“近”或“远”),其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6、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对光线起(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透镜.7、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