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教材分析:这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举例——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雷达,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保护动物,向动物学习的意识。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地处乡镇,见识少,没见过蝙蝠和雷达,所以需要课前布置他们去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敏锐、揭开、障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雷达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保护动物,向动物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保护动物,向动物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雷达。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教师准备蝙蝠和雷达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播放蝙蝠和雷达的视频。问:蝙蝠是什么样的动物?什么是雷达?生就自己掌握的资料回答。问: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生自由发言。现在,我们就学习第11课蝙蝠和雷达。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蝙蝠和雷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在文中圈出生字词。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自学生字词,不懂的向同桌请教。3、教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学生齐读屏幕上的生字词。学生就不理解的词语提问,教师请同学解答。学生不懂,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和上下文理解。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难写的生字,如:蝇,荧等。5、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指导朗读。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出示问题:科学家为了弄明白蝙蝠夜间飞行靠什么辨别方向进行了几次试验?每次分别得出什么结论?最后综合得出什么结论?2、学生朗读问题,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3、学生和同桌交流对问题的见解。4、出示表格,集体交流,填表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四、小结并拓展1、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十四个生字词,明白了蝙蝠夜间飞行靠什么辨别方向。2、联系生活,说说我们科学家对哪些动物进行研究弄明白了什么事情。五、作业1、复习生字词。2、课后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发明出雷达的?小学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学生从中有所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黄河近20xx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具准备: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2、检查预习情况。(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回答。(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3、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注意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3、投影出示20xx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4、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3、交流所填内容。(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6、拓展延伸:(1)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知道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怎么办?(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