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讲座2006年7月28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这是我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加强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条例》是我省第一部安全生产综合性地方法规,贯穿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符合现阶段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省安全监管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省人民的企盼。一、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立法过程分四个阶段,为时21个月。一是争取阶段。2004年省安全监管局升格独立运作后,局领导十分重视立法工作。11月4日,省安全监管局正式向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的立法计划,要求列入2005年一类立法项目。12月6日,省安全监管局又专门向省人大常委会打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求。12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叶荣宝副主任会同省人大财经委专门听取省安全监管局对《条例》立法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在省人大、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下,2004年12月31日,省人大常委会决定,《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列入2005年一类立法项目,作为当年13个立法项目之一。分别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和全省安监局长会上,印发各市、县(市、区)征求意见。3月15日、16日,又分别召开了各市和部份县(市、区)局座谈会,集中听取对立法起草的意见。同时,征求省安全生产专家组意见和省级19个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研究、论证、修改基础上,五易其稿,于2005年5月8日上报省政府审议。三是省法制办审核阶段。7月份开始征求意见、调研,赴江苏考察。8月29日,召开10个省级部门参加的协调会。根据调研情况及各方面的意见,对《条例》送审稿进行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条例(草案)》,并于2005年10月20日经省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是省人大审核阶段。省人大财经委从今年2月上旬开始组织调研、召开省级级部门座谈会。向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提出了审议报告。2006年3月下旬,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草案)》进行了一审。会后,省人大法制委员会马上接手进行调研、审核工作。印发各地、省人大代表、各部门和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征求意见,并在地方立法网上公布,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赴各地进行立法调研;赴外省考察;还在杭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的意见。此外,还参加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7月5日,法制委员会召开省有关部门座谈会,进一步征求意见。根据委员审议意见、财经委员会审议意见、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和其他各方面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了多次研究、修改。7月10日,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定稿。2006年7月24-28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终于在2006年7月28日以44票赞成、1票反对、2人未按表决器的绝对优势通过,并于同一天公布。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二、立法的必要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战略部署,省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21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28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要加强安全法制建设,要依法治安。(二)形势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但是,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事故总量仍在高位。去年全省平均每天发生事故146起,事故死亡22人,直接经济损失105万元。从2001年到2003年,全省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均在上升;事故死亡人数在全国的排位也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第二位。2005年,事故死亡总人数仍处全国第三。三是各类事故隐患大量存在。上半年执法检查和自查中共发现各类事故隐患8万多条,尤其是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行业安全生产问题仍较多,安全隐患突出,事故高风险仍然存在。根源:从客观上讲,这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从主观上讲: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责任尚未根本落实;三是监管不到位;四是措施不到位。(三)我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安全生产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近几年来,在全省工矿企业各类伤亡事故中,中小企业发生事故和死亡人数都占80%以上。一是区域经济特点明显,安全监管重心在乡镇、街道。二是大量中小企业处于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