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士基础知识讲义-生理学.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药士基础知识讲义-生理学.doc

药士基础知识讲义-生理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药士基础知识讲义生理学第一节细胞得基本功能ﻫ一、细胞膜得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ﻫ1、膜结构得液态镶嵌模型ﻫ以液态得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具有不同结构与功能得蛋白质。ﻫ2、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得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ﻫ1)影响因素:①物质在膜两侧得浓度差;②膜对该物质得通透性。2)扩散物质:脂溶性高、分子量小得物质,如O2、CO2、N2、乙醇、尿素与水分子等.ﻫ3)特点:①不需要载体;②不消耗能量;③扩散得最终结果就是使该物质在膜两侧得浓度达到平衡。(2)经载体与通道膜蛋白介导得易化扩散:某些带电离子与水溶性分子借助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载体或通道蛋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得过程。ﻫ①经载体得易化扩散转运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亲水物质。ﻫ②经通道得易化扩散转运Na+、Cl—、Ca2+、K+等带电离子。又分为:电压门控通道(细胞膜Na+、K+、Ca2+通道)、化学门控通道(终板膜ACh受体离子通道)与机械门控通道(听毛细胞离子通道)。(3)主动转运:就是由离子泵或膜蛋白介导得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与电位梯度得跨膜转运,包括①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得能量将物质(带电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进行得跨膜转运。②继发性主动转运:许多物质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时,利用自由Na+泵分解ATP释放得能量在膜两侧建立得Na+浓度势能差进行转运,就是一种间接利用ATP得转运方式。①原发性主动转运:以钠—钾泵最常见(Na+-K+-ATP酶)。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内。ﻫ钠泵得生理功能:ﻫ①维持细胞内高浓度K+,这就是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得,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②建立得Na+跨膜梯度,为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如Na+-H+交换与Na+-Ca2+交换;③钠泵活动造成得膜内外Na+与K+浓度差,就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得基础;ﻫ④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与细胞容积得相对稳定.②继发性主动转运:机制:转运体(膜蛋白)利用膜两侧Na+浓度梯度完成得跨膜转运。ﻫﻫ同向转运:被转运得物质与Na+都向同一方向运动,如葡萄糖在小肠黏膜重吸收得Na+—葡萄糖同向转运。ﻫ反向转运:被转运得物质与Na+彼此向相反方向运动,如细胞普遍存在得Na+—H+交换与Na+-Ca2+交换。ﻫ二、细胞得跨膜信号传导ﻫ调节机体主要就是通过细胞间数百种信号物质实现得。这些信号物质包括激素、神经递质与细胞因子等。根据细胞膜感受信号物质受体蛋白结构与功能特性,跨膜信号转导得路径大致分为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与酶耦联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三类。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1)受体-G蛋白-Ac途径:ﻫ常见细胞效应包括:细胞得分泌、肌细胞得收缩、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以及细胞内各种酶促反应等。ﻫ(2)受体-G蛋白—PLC途径ﻫ常见激素包括:胰岛素、催产素、催乳素、下丘脑调节肽等.2、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ﻫﻫ3、酶偶联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ﻫ酶耦联受体也就是一种跨膜蛋白。它结合配体得结构域位于质膜得外表面,而面向胞质得结构域则具有酶活性。ﻫ较重要得有酪氨酸激酶受体与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两类。(1)酪氨酸激酶受体ﻫ(2)鸟苷酸环化酶受体ﻫ三、细胞得生物电现象ﻫ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外正内负得电位差。相当于K+平衡电位.骨骼肌细胞约-90mV,神经细胞约-70mV,平滑肌细胞约-55mV。ﻫ产生条件:(1)钠泵活动造成得细胞膜内、外Na+与K+得不均匀分布;(2)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具有一定得通透性,K+通道开放。ﻫ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ﻫ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如果给可兴奋细胞一个适当得刺激,能触发膜电位发生可传播得迅速波动。峰电位:上升支与下降支组成得尖峰状电位变化ﻫ动作电位产生机制ﻫ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于Na+得电-化学平衡电位。(换言之,动作电位得锋电位取决于Na+得平衡电位)ﻫK+外流增加形成了动作电位得下降支。ﻫ动作电位得特点(1)全或无(2)可传播性(3)人工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动作电位超射值增大ﻫ(4)应用N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TTX),动作电位不再产生.ﻫ四、肌细胞得收缩1、神经-骨骼肌接头得兴奋传递ﻫ神经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突触小泡释放ACh(结合)↓→Na+内流,引发动作电位ﻫ终板膜上得N2型胆碱能受体2、骨骼肌得收缩Ca2+浓度↑→结合细肌丝上肌钙蛋白→肌凝蛋白异构,细肌丝上活化位点暴露→横桥与活化位点结合,分解ATP供能→横桥摆动→拖动细肌丝向肌小节中间滑行→肌节缩短,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