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重点:第四课时:七巧板(3)拼指定图形。板书:十几减9.15-9=616-9=713-9=414-9=511-9=218-9=917-9=812-9=3第四课时:十几减8第五课时:十几减7、6预习要求:看一看课本图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说一说看懂了什么,试练习做一做的1、2题。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7、6。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6十()=128十()=135十()=117十()=149十()=166十()=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3。(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l3—6=7三、巩固练习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第2题。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四、布置作业。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一、复习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5.活动后集体汇报。(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2)先估计,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3)说说测量的方法。2.测量自己的'步长。(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4)你是怎样测量的?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3)利用步长进行估计活动。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5.介绍人体各部分长度关系小常识。四、练习。1.P18第2题。(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2.P19第3题。(1)看图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