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文化生活高考试题解读-.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7―2009文化生活高考试题解读-.docx

2007―2009文化生活高考试题解读-.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02007―2009文化生活高考试题解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2009年•山东•文综•20)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读】本题采用排除法即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是“直接”转化,故②项错误。【答案】B2.(2009年•天津•文综•11)《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读】本题考查的对中华文化特征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易题。从题干的主题看,因为藏族人民的作品《格萨尔王传》流传千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各民族文化又属于中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党和政府需要抢救并整理,保护中华文化的瑰宝。②在材料中并未得到体现。而由于各族文化的差异性很大,所以③是不准确的。【答案】D3.(2009年•福建•文综•32)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在《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奈、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读】闽、台文化之间的“五缘”形象的反映了闽台之间同根同族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也反映了闽台文化之间交流与借鉴的丰硕成果,故①②的说法正确;③④的说法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特点,不符合题意。【答案】A4.(2008年•江苏•单科•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解读】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发掘出“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该语句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ABC与题干无关,应排除。【答案】D5.(2008年•宁夏•文综•19)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读】做好本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中的事件只是反映了我国不同民族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而没有体现时代精神,故④不合题意,排除C、D两项。①不正确,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不能说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③正确。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6.(2007年•山东•文综•33)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造就了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或地方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天游”是西北民歌中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B.南方民歌歌词比较含蓄,善用比兴,旋律多婉转、流畅、细腻、抒情C.“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唢呐和扬琴D.“长调”和“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代表性体裁【解读】此题考查对文化的民族特征方面的基本常识的了解情况,是一道反向型的选择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不同的民族风格。A、B、D三项都是对上述特征的正确说法,C项不符合实际。【答案】C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2009年•广东•文综•1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A.不平衡性B.包容性C.同一性D.时代性【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包容性的理解,考查学生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求同存异的具体表现,所以选B。A、C、D项与题意无关。【答案】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