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2.2课前准备好问题及发问顺序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应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一般不可脱离教学内容随意提问。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2.3要善问、善导《学记》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提问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善问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不可含糊其辞;要准确,不要误导;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要难度适宜。善导即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美国学者韦伦曾提出了以下发问技术:●设计标志功课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随机性的问题。●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培养创新精神。2.4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发问,使所有(至少大多数)学生有答问的机会,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如,可指定某学生回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留心学生的语言、表情、行为的暗示;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等。要注意"五忌”:忌先点人后回答;忌要学生齐声回答;忌不分对象提问;忌急躁对待回答问题的学生;忌只点个别学生(差生或优生)。,当前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