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分制改革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校学分制改革初探.doc

高校学分制改革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学分制改革初探日期:2005-11-10作者:李旭荣廖红阳李春才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单位:长江大学教务处摘要: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本文通过对学分制内涵、特点、优越性的介绍,阐述了推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学分制实施进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关键词: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八十年代初期,一些高校开始引进西方大学的学分制,逐渐演变成中国式的学年学分制,几经变动,几经发展,近两年来,以学分制代替学年学分制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据悉,辽宁省教育厅决定自今年起,辽宁省全日制本科院校将全面推行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上海市委也宣布,该市将在2年时间内,基本完成高校学分制改革,我校也将于2005年实行学分制。这不能不引发人们深思: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高校纷纷迈进“试金”的行列,推行学分制的必要性究竟何在?在推行学分制的进程中会遇到些什么问题?又如何来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如下探讨。一、推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学分制改革对学生和教师有什么益处?对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意义?一言以蔽之,推行学分制的必要性究竟何在?要阐述清楚这个论点,了解学分制的内涵、优越性及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是其关键所在。(一)、学分制的内涵及其优越性从现代意义上来说,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导师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以学分为基本单位来衡量、计算学生对某门课程(包括实践环节)学习量的柔性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四个“代替”。即:在衡量标准上,以学分代替学年来衡量学生的学习量;在制定教学计划上,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在教学管理上,以弹性代替刚性;在课程安排上,以选课代替排课。[1]学分制的内涵及其特点充分地显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因而,学分制是一种既能体现培养目标要求,又能体现管理制度功能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优越性。1、推行学分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基础、智能、兴趣、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成才意识、经济承受能力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果让所有的学生按同一教学进度学习同样的教材,这显然违背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而推行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学生享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力,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及学习进程,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发展和各自成才的空间,实现了由他人塑造向自我塑造的转化。由此可见,学分制遵循了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为。2、推行学分制有利于建立宽口径、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高度综合与分化发展,新兴学科层出不穷,各个学科相互交差和渗透程度加深,形成了所谓纵横交叉的立体网络状的学科体系,这就需要拓宽原有的专业口径,摒弃专业划分过细、课程体系过窄的观念,打破学科、专业、院系乃至校际的界线。学分制恰恰为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学分制多规格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学校自主选课,既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又能使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实力。3、推行学分制有利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分制赋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力,同时也为教师引进了竞争机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压力传递。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主动打破长期垄断和只上一二门课程的局面,促使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想方设法开出大量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无疑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达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4、推行学分制有利于学校各项教学改革及校内各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不仅能够适时调整教学运行机制,促进学校教育组织的变化,而且由学分制改革所带来的竞争,也将给校内各部门的改革注入生机和活力。因为竞争必然伴随着压力,而压力则能产生动力,从而使各教学单位、后勤管理等部门树立和强化服务教学的意识,采取措施,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综上所述,学分制在教育理念上,反映了教育民主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以具有学生为本”的主体认定功能;在教学过程上,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在教育保障上,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它加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2]这是学分制的功能特征,也是学分制之所以能在美国高校延续一个多世纪,如今又能在中国的高校中盛行的关键原因之一。(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趋势呼唤学分制改革高等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依据一定历史时期内培养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