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书生****m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8届文科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35*2分=70分)1.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答案】D【解析】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来看,统治者所采取措施均是围绕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即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或皇权。故答案为D项。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是统治者确立政治制度的核心或出发点,是这些制度的客观影响,排除A项;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均是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些是措施和手段,不是核心或最终目的,排除BC项。2.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答案】C........................3.某教授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行省制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作者认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发展,是两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故A项正确;行省制的主要着眼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此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行省制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4.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咸丰元年(1851年)”不难判断出是“太平天国运动”,江苏、安徽两省是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对垒的主要战场。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自武汉沿江而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三月二十日占领南京,五月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致使所到之地社会动乱、人口外流。故选:A5.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救亡图存,所以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人民的反抗6.“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B.近代中国存在复辟帝制的社会基础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D.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共和难以实现的原因在于社会惰力、守旧武人、学者,而这些落后因素正是复辟帝制的基础。故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与新觉醒7.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A.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B.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D.孙中山否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