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历史课文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丝绸之路历史课文教案.pdf

丝绸之路历史课文教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丝绸之路历史课文教案【篇一:丝绸之路教案】2、丝绸之路【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文化的友谊之路。纵观全文,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独特的视角和选材。文章选取了最能凸现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的一幕,即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互赠礼品的场面,再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二、生动的语言与想象。作者站在玉祥门外,看到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塑,“仿佛看到、仿佛听到”,遥想其两千年前的辉煌历史,自然合理。文中对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情景恍若眼前。三、恰当的用词。文中恰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如:栩栩如生、天高气爽、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分段段意】:第一段(1):由巨型石雕想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第二段(2~12):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迎候来使,与汉代张骞的副使互赠礼品的场面。第三段(13~14):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往日商贸、文化繁荣起着重大作用。【教学目标】:1、认识九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守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调整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欣赏歌曲《天路》)2、读读“资料袋”,了解丝绸之路是商贸大道是友谊之路。(欣赏视频)3、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二、默读课文,理清脉络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2.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讲清事情的四要素(时间:公元前115年;地点:伊朗高原北部;人物:安息国将军,中国使者;事件: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预设:比较句子①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的嘴里,顿时吞了下去。只见他一拍肚子,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一团又一团的火焰。②打头的一个拿出了一把匕首,放入嘴里,不见了。他一拍肚子,匕首又回来了。第二个则从嘴里吐出一团又一团的火焰。(通过课文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魔术师的表演精美绝伦,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概括的语句就没有这样的情味了。)(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预设: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