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中补语标记“得”的用法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老乞大》中补语标记“得”的用法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老乞大》中补语标记“得”的用法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乞大》中补语标记“得”的用法研究的中期报告《老乞大》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补语,尤其是“得”的用法较为典型。本次中期报告主要是对《老乞大》中补语标记“得”的用法进行研究和分析。1.“得”的功能及作用“得”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种意义和功能的词语。在《老乞大》中,“得”通常用来作为一种补语,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的成就、达成或者实现等。例如,在第一回中,描述了贾母等人看花的时候,“黛玉把石榴引向宝玉,宝玉得了一个就放在怀中。又把其一半给了黛玉,黛玉也放在怀中。”这里,“得”表示宝玉达到了得到石榴的目的。2.“得”的语法特点在《老乞大》中,“得”的语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2.1放在动词后面,形成短语在《老乞大》中,“得”通常放在动词后面,形成短语。例如,“得了”,“得到”,“得了解”等。这些短语可以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的成就。2.2放在名词后面,形成定语有些句子中,“得”放在名词后面,形成定语。例如,“得意洋洋的表情”,“得意忘形的笑容”等。这些句子中,“得”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用来修饰名词。2.3与“不”、“没”等否定词搭配在《老乞大》中,“得”还常常与“不”、“没”等否定词搭配,表示“没有达到某种状态或结果”的意思。例如,“没得到”,“不得了解”等。3.“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3.1表示结果的成就在《老乞大》中,“得”主要用来表示某种结果的成就。例如,“得了解”,“得到”等。这些短语可以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的成就,表明主语达到了一定的目标或者达成了某种结果。这种用法多见于写作中,给人以一种详实、具体的感觉,能使描述更加生动、具体。3.2表示情感、态度或者评价“得”在语言中还可以表示情感、态度或者评价。例如,“得意洋洋”,“得意忘形”,“得意之色”等。这些短语中的“得”表示某种感情或者态度,说明主语对某种事情感到高兴、得意或者满足等等。3.3表示过程的结果在有些句子中,“得”可以表示在一个过程中的结果。例如,“得以”,“得了个头”等。这些短语表示主语在一个过程中最终得到了某种结果,表明了这个结果是经过一定付出和努力得来的。4.总结总的来说,在《老乞大》中,“得”作为一种补语通常用来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它具有多种语法特点和意义,可以表示结果的成就、情感/态度/评价以及过程的结果等等。在写作中,使用“得”作为补语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具体、感受更加丰富、精深,是一种常用的语言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