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竞赛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竞赛试题(无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竞赛试题(无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榆树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竞赛历史试题1、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A崇德尚群B济世爱民C诚实守信D礼法并机2、“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法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3、素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成为一个菜系,则在汉代以后。《齐民要术》中有素食专辑,宋代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的素食专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滞后B.新的思想因素C.专制统治干涉D.商品经济推动4.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提倡只为下下人说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除了面貌形体神人相同,希腊诸神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亦与人类毫无二致。他们不仅具有与人同样喜、怒、哀、乐,而且在道德品质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更丰富于虚荣心,更加忌妒成性,更贪婪好色,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造成了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带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加深了对神权的内在恐惧孕育了人与人不平等的观念“认识你自己”原来是一句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的著名箴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其用意是()神赋予了人独特的禀赋和价值面对神灵和社会,人要有自知之明人应认识自己,摆脱神的控制因为人难以认知,所以要放任自我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取决于经济实力的强弱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他的根据是()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革命的爆发法国曾经帮助美国打败英国殖民者法国启蒙思想对世界有深远影响美法两国有着长久的、共同的利益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小说的兴起冲击封建等级观念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场杀,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固化了大众历史的认知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名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议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1923年《台湾民报》创刊,其创刊词说:“我们处在今日的台湾社会,欲望平等,要求生存,实在非赶紧创设民众的言论机关,以助社会教育,并唤醒民生不可了。……所以这回新刊本报,专用平易的汉文,满载民众的知识,宗旨不外欲启发我岛文化,振起同胞的元气,以谋台湾的幸福。”这说明当时台湾深受一下哪一事件影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由写到:“……《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名辞。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实较目前欧美人所言之社会主义为广大云。……”孙中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