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幼儿园 守株待兔教案第二课时(7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守株待兔教案幼儿园 守株待兔教案第二课时(7篇).docx

守株待兔教案幼儿园守株待兔教案第二课时(7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守株待兔教案幼儿园守株待兔教案第二课时(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守株待兔教案幼儿园守株待兔教案第二课时篇一通过读懂词句,明白语言中的人错在哪里,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动画片、小道具一课时(一)复习引入2、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则寓言的。(二)揭题、解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守株待兔这则寓言。1、板课题“守株待兔”。(1)自读课题,读准字音。(2)指导读题。(3)齐读课题。2、解题。(三)观看动画片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互相议议故事中的种田人怎么样?(四)理解寓意过渡:他傻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说明种田人傻的句子。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自读。2、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学习情况。4、小结。5、小品表演。农民坐在树桩旁边在想什么?你会怎样劝他?(五)总结寓意,悟出道理通过学习、表演,我们理解了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六)拓展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犯“守株待兔”这种错误的人和事,你们能举例子说明吗?(七)自由组合朗读、表演,背诵课文(八)汇报练习情况(九)作业: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守株待兔白捡(偶然、侥幸)种田人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仓皇、蹿、撞(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偶然得到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劳而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这一道理。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接着出示动画片,让学生自己观看,自己想;最后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守株待兔教案幼儿园守株待兔教案第二课时篇二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与一般的抒情性课文相比,故事情节性强,而语言文字浅显直白。这样文体的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边讲边说边议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了解故事内容,巩固生字词,感悟寓意。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作为主要执教老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各教学环节渗透讲故事、复述故事能力的培养。数学老师作为协同教师,通过“一教一辅”型、“学习站”型协同教学模式,进行个别化辅导,将小班变成“小小班”。1、认识6个生字:守、窜、撞、桩、此、锄;会写5个生字:守、此、桩、肥、丢。2、通过词语“忽然”、“窜”等体会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通过“白捡”、“从此”、“整天”等词语体会种田人期盼不劳而获的愚蠢行为。在品词读句中明白寓意。3、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课文,愿意把故事讲给同伴或家人听。1、揭示课题,朗读正音。2、老师逐字板书课题,教学生字。3、引导学生说题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朗读课文。)2、分组出示字词(带拼音),读通长句。①忽然窜出来(读通句子:种田人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②撞树桩(读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死了。)③又肥又大乐滋滋(读通句子: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走回家去。)④从此锄头(读通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3、分组朗读生字4、书写生字:肥、桩、守(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书写,并记录下书写特别认真、美观,书写姿势端正的学生。)(一)了解、讲述故事的起因,随机巩固生字词语“窜、撞、树桩”。1、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谁能讲一讲。(重点理解:窜)2、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事发之“巧”:一只野兔从树林里飞快地窜出来,刚好有棵树桩让她撞上,刚好撞死了,又被种田人看到,你觉得这一切发生得有点儿——(碰巧/奇怪/不可思议)3、引导学生尝试复述故事的起因屏幕提示词语:忽然窜撞树桩(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复述。)4、继续点拨:种田人仅仅是看到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就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头了吗?学习句子:他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