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品多篇】【摘要】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2、使学生经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基础铺垫,引入课题。1、见课件(学生抢答,直接说出得数。)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出示情境图一:(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提问题)1、出示:1套书有15本,问:(1)3套书有一共有多少本?(生:思考: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2)引导学生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连加计算(学生说算的过程)(2)用竖式计算(笔试)(3)用数的组成计算:①(教师引导学生表述口算的思维过程)②(小组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描述算法)。11×5=14×4=15×6=23×4=(4)学生交流,老师观察,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二)出示情境图二:1、买1套书需要120元,问: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依问题列式)(1)学生思考并正确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用数的组成口算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见投影片)2、学生分组用数的组成描述下题的算理110×5=140×4=270×3=(2)方法二:将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添0法”的简算方法)(见板书)。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的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3、同桌用“添0法”的算法再描述上题的计算过程。三、应用测试题,1、学生分组进行测试练习(分两组测试,后学生相互评价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3、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1)课本43页和第三题(见投影)(2)学生评议,交流算法。。四、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五、课后作业练习九的第2题。(“摘香蕉”游戏)(1)用自己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数学书练习十四第2题。(2)开个小火车说算式!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课后习题A组题:11×6=14×4=27×3=110×5=140×4=我对你的评价是:A组题:11×6=14×4=27×3=110×5=140×4=我对你的评价是B组题:17×5=42×2=23×4=110×3=120×4=我对你的评价是:B组题:17×5=42×2=23×4=110×3=120×4=202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数的排列的基本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表格,彩笔,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今天咱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他们都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我也很高兴,所以想带你们去数学广角玩一玩,你们想去吗?生:想(出示课件“数学广角”)二、新授1、师:想要进去必须先解锁(密码问题出示课件)提示:锁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生:1221(教师板书)门锁打开进入下一关2、师:顺利打开第一把锁后,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一个超级密码锁,密码是由1、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小组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写一写)?提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1)122313323121(2)122123321331提问哪组方法比较好,怎样才能即不丢不漏也不重复的写出所有两位数?生:先拿出数字1和2,组成12和21……观察6个数字找出规律师小结:组成的两位数和数字的顺序有关3.我们一起进入北城南城(出示课件)用红绿蓝3种颜色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1)先讨论交流再涂一涂(2)展示学生作品(3)教师小结:用颜色涂出的城区与颜色的顺序有关4.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展示)579三个数字,选任意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1)小组讨论(2)填写答题卡(3)集体交流(4)教师小结:求两个数的和与数字的顺序无关5.师:刚刚我们一起闯过了很多关,数学广角里的小朋友都很着急想见我们,朋友见面要握握手,我们3个人为一组,互相握握手,讨论一下一共可以握几次手。(出示握手图)(1)小组讨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