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节摩擦力理解领悟摩擦力是三种常见的机械力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力。摩擦力的分析,特别是静摩擦力的分析,是物体受力分析的难点。要着重领会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明它们的方向,计算它们的大小。基础级1.什么是摩擦力?现实生活中不少实例能使我们感受到滑动摩擦的存在。例如:在冰面上或湿滑的路面上,人跑几步后不再跑动,会在冰面上或湿滑的路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才停止;缓慢抽出压在重物下的纸条时,手要持续用力,同时重物会跟着纸条移动一段距离等等。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摩擦力。例如:静止在桌面上的重物,用不太大的力拉不动;要推动一张桌子,要化较大的力;木块能静止在斜面上而不下滑等等。这些实例都说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分。当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不能绝对地说“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定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定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滑动摩擦力是发生相对滑动的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都滑动。你能举出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吗?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接触面间有压力;④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前者产生滑动摩擦力,后者产生静摩擦力)。值得注意的是,要产生摩擦力,上述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例如: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桌子,尽管满足①②③三个条件,但若没有推力或拉力的作用,就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不满足第④个条件,就不可能受到水平面施与的摩擦力的作用。又如:沿粗糙的竖直墙壁下滑的物块,尽管满足①②④三个条件,但由于物块与墙壁之间没有压力,不满足第③个条件,也就不可能受到墙壁施与的摩擦力的作用。由摩擦力产生的上述条件可以得出:有摩擦力一定有压力,而有压力则不一定有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应用上述结论判断摩擦力方向的具体程序是:①选取研究对象(即受摩擦力作用的物体);②选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为参考系;③找出研究对象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④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弄清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问题的关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被接触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是以被接触物体为参考系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相同。同学们可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来加深理解,以澄清一些模糊认识。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要比相对运动方向的判断难度更大,一般可采用化“静”为“动”的思路:假定研究对象与被接触物体之间光滑,且相对静止。若施加一外力使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其相对滑动的方向就是存在摩擦力时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另外,我们也可以用如图3—34所示的长毛刷来体验静摩擦力方向:在加外力时,刷毛发生形变,从形变的情况可以形象地确定刷毛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这种方法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会有所帮助。4.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让我们通过下述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如图3—35所示,在较光滑的桌面上放一木板,上面放一质量较大的木块。开始时,在木板与木板接触的外侧面作两个对顶的三角形记号。当用手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缓慢地拉木板时,可以看到木块随木板一起移动,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但两个三角形记号的相对位置却没有变化,直到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后,才看到两个三角形记号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上述现象表明,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且有个最大值。同时,这一实验使我们对“相对静止”有一个较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