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反映。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人的态度的体验。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中学生的情绪表现较强烈、较复杂,他们常常因为一点事情或振奋、激动;或动怒、怄气,甚至与人争吵,打架;有时也会转向一种反面,变得泄气、绝望.孩子情绪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家长如果注重学生情绪的关注,及时了解孩子复杂的心理,因势利导;就一定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习的潜能,为此建议家长应该做到:A、孩子的积极情绪要保护积极情绪是以其先进性为特征的一种对客观事物赞成、支持。推进的心理表现。如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能热忱主动的为他人、为集体做好??;对学习兴趣浓厚,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争做学习的主人.这都是积极情绪的表现.积极的.良好的情绪使学生愉快振奋、朝气蓬勃,既有利于学生崇高理想的树立和伟大人格的养成,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既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激励信心,开拓进取,也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所以家长要珍视、保护学生良好的积极情绪.B、孩子的消极情绪要转化消极情绪是一种对客观事物不满.厌恶或抵触的心理表现。中学生心理一般比较脆弱,往往会因为批评、挫折或失败而产生消极情绪。一旦产生消极情绪,或则精神萎靡,意志消沉,无所事事;或则形成逆反心理,产生过错行为,导致不轨;严重的甚至会丧失生活的勇气.家长要尽量避免因自己言行失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要帮助孩子找到引起消极情绪的原因,解开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转化和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C、孩子的潜在情绪要诱发潜在情绪是抑郁于心,不易显露,只有在突然遭遇重创才外露的一种心理表现。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病"就是这种潜在情绪。这种情绪潜在的实质是情绪的酝酿。还有一种情绪,孩子随着知识的增长,发育的日渐成熟,他们的面部表情已不再是内心世界的显示器;他们的情绪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上述两种潜在情绪,都有可能因人因事而随时淡化这是消极的、恶劣的。家长要明察秋毫,洞察孩子的潜在情绪,要因势利导,诱发潜在的积极情绪,转化潜在的消极情绪,或将潜在的消极情绪扼杀在萌芽状态。D、孩子的爆发情绪要控制爆发情绪是猛烈的迅速发生而又短暂一种异常心理表现。或受别的同学欺侮;或挨老师不公正的??评;或遭受家长的冤枉,孩子往往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导致情绪的极端化.孩子的情绪突然激动,理智突然失控,就会导致认知范围缩小,分析能力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意识模糊,因而较难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家长要及时采取引离现场,降低程度或转移注意,延缓爆发时间等措施进行缓解,或深入孩子中去,全方位了解,加大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自控制能力;还要经常有针对性的给孩子提个醒,让他们在激流中学游泳,在跌跤中学走路,在生活中学做人。E、孩子的矛盾情绪要理顺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都很复杂,因而人的情绪体验也很复杂,以致在某一时间内可能两种完全对立的情绪同存或多种情绪体验汇集,形成"喜忧参半",或"百感交集"的矛盾情绪。尤其身心???处于发育状态的学生,这种矛盾情绪更有它的普遍性。如学习中遇到困难是进还是退,生活中遇到困难是搏还是降,他人遇到困难是帮还是躲,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可能引发学生思想矛盾一闪念,在这十字路口稍一彷徨就可能使他们落伍。家长就要以自己敏锐的眼光洞悉他的心理,及时给孩子指点迷津,帮助拨正人生的航向.F、孩子的持久情绪要培养持久情绪是一种影响人整个精神活动的较持久的心理表现。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境",它既包括高兴,喜悦,欢欣等愉快而平稳的积极情绪状态,即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境使人遇事易于处理,有"万事称心如意"之感,而不良的心境,则使人感到凡事心烦意乱。所谓"忧者见之而优,喜者见之而喜".心境一旦养成,一般难以改变。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及个性特征,一旦发现??不正常的情绪苗头,应立即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分析实质,及时消除。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工作中去,要培养其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持久的情绪。(摘自《张家口日报》2004年4月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