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重点一、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欧美报刊纷纷公开讨论如何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二、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编成《四洲志》一书。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梁启超康有为1898年4月在保国会的演说中把这种民族意识表达得淋漓尽致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救亡''口号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天演论>>(1898正式出版)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理论根据1898年<<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1856年9月,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二)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在内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