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三的考试经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研数三的考试经验.doc

考研数三的考试经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人二战,11年一战数三112,12年在银行工作一年,13年二战数三132,总分400+,现考上上海某211经管专业,然后分享一下我2年复习考研数学的一些教训和经验,也算还原吧,希望能帮助许多数学基础薄弱,天生缺乏逻辑思维的的同学。本人高中学的文科,而且没考研以前完全没有数学思维,单纯的只知道死记硬背,所以虽然一战花了很大功夫,但是结果只有112。一战时我复习全书也做了4,5遍,660两遍,真题2遍,400题两遍,最后结果不理想。二战时做了许多模拟卷,感觉逻辑思维有很大提升,考前明显感到做题的敏捷度提升很快,从一战400题只能做个八九十分,到二战时做到130+,合工大做到140+,我觉得是因为题做的多了,真的,题海战术很有效。下面我主要谈一下为什么同样许多人做了3,4编全书,能考个140+,而有些人做了全书,660,600,400题,陈文灯的,却只能考个110,或者说,究竟该如何有效复习数三?每个人的数学基础很重要论坛上充斥了太多经验帖,告诉你教材,全书,真题做n遍,然后140+,事实上几乎所有认真备考数学的人都至少做过n遍的全书,但为什么有人只能考个100出头呢?数学基础很重要!就像英语,有些理科生准备了一年结果也就60左右,而有些人只做了真题结果英语就75+。因为数学没有四六级,所以很多人忽略了数学基础。有人说:“你的基础决定了你考研分数的一个高度,你的努力程度又决定了另外一个高度”,为什么有些人只看了教材加全书就140+,因为他们天生数学思维好,懂得如何有效地做题(这个概念很抽象)。所以我给每一位复习数三的同学先泼一碰冷水,这也是我自己作为一名文科生的经验,二战数三132,呵呵。努力很重要,量变产质变那是否天生数学思维不好的人就没戏了吗?完全不是!首先,数三考的更多是计算能力,而不是抽象思维(虽然也有),其次,通过大量地做套题,严格评分,可以增强自己的解题能力或者说数学思维,我后期做了将近40套模拟,感觉逻辑思维有很大提升,渐渐喜欢上计算推理的知识。但是,很悲剧的是,我一战也以为能通过一年时间摆脱文科思维的束缚,但问题是我事实上花了2年的时间的训练才找到所谓“理科生”的思维模式。一战时,我明显地感到“我被题目牵着走”,我仿佛是在背复习全书,而不是做复习全书,一战时我5月份前全书就过了2,3遍,但是这恰恰是我不自信的表现,以为全书过的次数多就是复习的好,不是的。看全书时不分主次,只是机械的记下做题思路,然后模仿写一下,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不去思考每道题的解答过程,不去想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就是机械低模仿做题思路,以后的660,400题也是这么过来的,做这些题只是为了掩盖自己对数学的恐惧。二战时,我明显感到了做题的主动性,许多题的解法与全书不同,甚至又时做出比全书更简单的解法,有些过难过偏的题主动跳过,一战时我将全书奉若经典。后期模拟题的训练,让我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通过每套题的严格评分,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做完一道题就知道这道题出的好不好,错的题不主动看答案,自己先思考很长时间,后来许多题我的解法优于标答,我体会到了理科生学习数学的快乐,自己主动找寻做题的快感,而不是被题目牵着走,“不会,看答案,把思路记下来模仿”,二战时我更像是“不会,自己思考做出答案,和标答对比,记住适合自己的解法,太难的题放弃”所以如果你现在复习数学有一种被题目牵着走的感觉,那说明你还差的很远。有没有适合文科生的学习方法上面的内容比较偏重理论,可能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我已经是文科生了,或者说数学基础差,那有没有适合我们的学习方法?怎么才能在短时间年内考高分?我认为,首先要转变做题方式,很多文科生做数学题很喜欢:做题(有些人甚至是看题)---不会---看懂答案(或者看不懂)---结束,你是不是这样呢?二战时我是:做题---不会---把目前能计算或推导的结论写出来,想想还差什么---看一眼答案,有些是一看就恍然大悟---那么就自己再重新算一遍,然后好好总结下为什么刚才没算出来,是方法没遇过还是要经过变形自己没看出来,有时候一道题做不出来答案一看就是种超纲题或者偏题难题,陈文灯上很多,那么就果断放弃,我一战时就是被这些偏题搞的思路混乱,数学三一般考的都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方法,所以那些冷门方法一律放弃。所以我的意思是要“珍惜自己独立思考解题的机会”,不要老是看答案,这样才能摆脱文科思维。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做题,背答案,即使你做了李永乐的全套也还是没用。具体的复习方法及模拟题的重要性复习全书和指南我都用过,但我推荐全书,就数三而言,全书的题更好更全面,其实两本书很多题目都是重复的。不要说复习全书看了3,4遍,这样太笼统,就像我一站时全书做了7.8遍不也只有110左右嘛,我个人觉得2遍为宜,做得太多后来只会记住题目而不是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