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3).doc
上传人:文库****坚白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3).doc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卷化学Word版含答案(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卷化学(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涉及化学变化B.明矾净水的原理和消毒液消毒的原理不相同C.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8.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1,4-二氧杂螺[2.2]丙烷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4molO2B.该有机物与HCOO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C.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3种D.该有机物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9.工业氧化铍可生产金属铍、制作铍合金及特殊陶瓷。由绿柱石(含3BeO·Al2O3·6SiO2及铁等微量元素)和方解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生产氧化铍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Be与Al性质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浸渣”受热后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CaSO4B.利用“碱溶渣”可回收金属铁C.“水解,调节pH”反应的主要离子是BeOeq\o\al(2−,2)D.上述流程中“碱、水”宜使用廉价的氨水,降低生产成本10.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利用电解法处理烟道气中的NO,将其转化为NH4NO3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为:NO-3e−+2H2O=NOeq\o\al(−,3)+4H+B.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为HNO3C.该电解池的电极材料为多孔石墨,目的是提高NO的利用率和加快反应速率D.用NH4NO3的稀溶液代替水可以增强导电能力,有利于电解的顺利进行11.短周期主族元素Ⅹ、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36;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R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数的两倍。下列有关这四种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B.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溶液呈碱性C.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更高D.X、Y、Z、R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12.我国研制出非贵金属镍钼基高效电催化剂,实现电解富尿素废水低能耗制H2(装置如图)。总反应为CO(NH2)2+H2O=3H2↑+N2↑+C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为阳极,CO(NH2)2发生氧化反应B.b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C.每转移6mol电子,a电极产生1molN2D.电解一段时间,a极区溶液pH升高13.25℃时,向1L0.1moL某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加入BOH,若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所得混合溶液的与pH变化的关、系如图中M或N线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线表示随pH的变化B.若温度升高,两条线均往上平移C.BR溶液呈碱性D.25℃,0.1mol/LNaR溶液的pH约为1026.氧化二氯(C12O)是次氯酸的酸酐,用作氯化剂其部分性质如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常温下,C12O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熔点:-120.6℃;沸点2.0℃C12O不稳定接触一般有机物易爆炸;它易溶于水,同时反应生成次氯酸。实验室制备原理2Na2CO3+H2O+2Cl2eq\o(====,\s\up7(△))2NaCl+2NaHCO3+C12O,现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制备少量C12O,并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2)若气体从左至右流动装置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每个装置限用一次)。(3)装置F中盛装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4)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5)当D中收集适量液态物质时停止反应,设计简单实验证明B中残留固体中含有NaHCO3:___________。(6)实验完成后取E中烧杯内溶液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该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序号0.1mol/LNaClO溶液/mL0.1mol/LNaCl溶液/mL0.1mol/LNaOH溶液/mLH2O/mL品红溶液现象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