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2、特点(1)征税范围广。从纳税人看,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内资企业;从征税对象看,纳税人的一切所得都要依法纳税。(2)税负公平。从内资企业看,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区,不分行业,不分层次,统一实行固定的比例税率,使各类企业税负大体公平。从内外资企业之间税负看,内外资企业税负基本一致,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税法对税基的约束力强。为了确保税基,税法明确规定了收入总额、扣除项目、资产的税务处理等内容,使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相对独立于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现了税法的强制性和统一性。3、作用(1)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必然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获得生存和发展。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增长,从而也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有利于国家对经济行为的宏观调控企业所得税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税收政策、征税对象一致、税收负担一致,有利于不同的纳税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潜力,开展公平竞争。对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促进规模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监督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财务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求以税法作强制的统一。企业申报纳税时,要求同时缴纳财务报表,便于国家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二、企业所得税制的主要内容(一)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实行独立核算的内资企业或经济组织。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企业和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事业单位)。独立核算企业的条件:1、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2、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3、独立计算盈亏。(二)税率1、基本税率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的25%的比例税率。其原因在于:(1)便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相衔接。(2)与国际上多数国家的税率接近,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3)与当时股份制试点企业和大部分“税利分流”试点企业的税率相一致。(4)考虑与当时企业的实际税负接近。2、优惠税率(1)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2)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至10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三)征税对象(征税范围)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来自国内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1、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其他赢利事业取得的所得。2、其他所得包括:纳税人获得的利息、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租金、财产转让所得、其他营业外的收益。(四)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国家规定准许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许扣除项目金额1、收入总额的确定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1)生产经营收入。商品销售、劳务服务、运营、工程、工业性作业等。(2)财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其他财产。(3)利息收入。资本资源、收入欠款形成的有价证券、外单位欠款利息。(4)租赁收入。固定资产、包装物等财产形成的租金。(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其他。(6)股息收入。对外投资入股的股息、红利。(7)其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收入、各种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盈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及其他收入。2、准许扣除项目金额的确定(1)准许扣除项目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为生产经营商品和劳务直接支出和各项间接费用。费用: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在生产经营期间的营业外支出净额。税金:按规定缴纳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2)准许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1)合理的借款利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额扣除(向银行以外的保险公司和非银行机构借款利息,在央行规定的浮动利率之内可以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在不高于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准予扣除。2)企业工资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按计税工资(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等)扣除。计税工资由省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部规定的范围内规定,并报财政部备案。3)企业福利费等纳税人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计税工资的14%、2%、1.5%计算扣除。4)公益、救济性捐赠A、必须通过非盈利性社会团体实施捐赠;B、接受捐赠的对象必须是公益性单位,受灾地区及贫困地区;C、扣除限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