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2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二).doc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装----------------订----------------线---------------------------------------------------------------------------------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科目七年级数学课题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时间2013.05设计人课时第二课时序号2审核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2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一题多解的问题情境,学会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2、学会利用数字之比来建立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划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应用题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相等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学习重难点重点: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难点:正确理解题目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找出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自主形成:(一)、激趣(情境)导入:在中国古代的《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广为人知的题目:“一百马,一百瓦,大马一拖三,小马三拖一。”问多少大马,多少小马?(二)、活动1:(课本P99页探究2)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m,宽大100m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问题: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是1:2”是什么意思?2、“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是什么意思?3、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提示:参考课本的内容,根据图形,解答本题:你还能设计其它方案吗?归纳:当题目中出现比值时,常根据比值列方程(组).二.合作交流:活动2: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植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资金如下表:农作物品种每公顷所需劳动力每公顷投入资金水稻4人1万元棉花8人1万元蔬菜5人2万元已知农场计划在设备上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思考:题中有几个已知量?题中求什么?分别安排多少公顷种水稻、棉花和蔬菜?活动3: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如果把这两个数字的位置对换,那么所得的新数与原数的和是143,求这个两位数。巩固提升:1.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艘轮船往返两地,顺流用4小时,逆流用5小时,那么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与水速分别是()A.24千米/时,8千米/时B.22.5千米/时,2.5千米/时C.18千米/时,24千米/时D.12.5千米/时,1.5千米/时2.若x+2y+3z=10,4x+3y+2z=15,则x+y+z的值为()A、2B、3C、4D、53.木工厂有28人,2个工人一天可以加工3张桌子,3个工人一天可加工10只椅子,现在如何安排劳动力,使生产的一张桌子与4只椅子配套?4.“4.20”芦山大地震后,灾区急需大量帐篷。某服装厂原有4条成衣生产线和5条童装生产线,工厂决定转产,计划用3天时间赶制1000顶帐篷支援灾区。若启用1条成衣生产线和2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05顶;若启用2条成衣生产线和3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78顶.(1)每条成衣生产线和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各多少顶?(2)工厂满负荷全面转产,是否可以如期完成任务?如果你是厂长,你会怎样体现你的社会责任感?教师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记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