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月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物理月考.doc

高三物理月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一弹簧振子沿某一直线做简谐振动,原点O为其平衡位置,在振动中某一时刻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位移、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B、位移为负,速度、加速度为正值C、位移、加速度为正值,速度为负值D、位移、速度、加速度均为正值3、右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动图像,由图可推断,振动系统:()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B、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C、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D、在t1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7.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ABCD16、16、如图所示,S为在竖直方向上、下做简谐运动的震源,其震动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机械横波分别向左右方向传播,振速为80m/s,已知P、Q两点与震源的距离分别为PS==16.2m、QS==17.4m。则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A.P在波峰,Q在波谷B.P在波谷,Q在波峰C.P、Q的速度均达到最大值D.P、Q的加速度均达最大值17、17、如图所示,左图为某一列波在t=1.0s时的波动图像,右图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对该波的波速和传播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x方向传播B.沿-x方向传播C.波速为4m/sD.波速为6m/s20、20、如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已知x轴上x=4m处的质点P从该时刻起经过0.6s通过的路程为6cm,则A.波长为10mB.在0.6s内彼的传播距离为8mC.波速为10m/sD.在t=0.6s时刻,P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2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3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则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10、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波长是4m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C、质点Q(x=9m)经过0.5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24、24、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是分子运动B.20℃的氢气和氧气,其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D.甲分子从相距固定的乙分子很远的位置向着乙运动,直到不能再运动,分子力对甲先做正功再做负功25、2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使其压强增大,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A.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对外界做了功C.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密度增大8、水面上有A、B两个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振源。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三个点a、b、c,已知某时刻a点是两列波波峰的相遇点,是离a最近的两列波波谷的相遇点,处于a、cbc连线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都是振动加强的点,b是振动减弱的点B、a是振动加强的点,c是振动减弱的点C、和c此时都是振动加强点,a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振动减弱点D、a、b、c都是振动加强点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使小球上下振动而又始终未脱离弹簧,则:()A、最大振幅A是最大弹力Fm是2mgB、最大振幅A是最大弹力Fm是mgC、最大振幅A是Fm是mgD、最大振幅A是2mg,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k2mg,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kmg,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kmg,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kFm是2mg12、已知某种物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加德罗常数那么单位质量中所含的分子数和单位体积中所含的分子为NA,数分别为:()A、NA/μ,ρNA/μB、NA/μ,NAμ/ρC、ρNA/μ,NA/ρD、NA/ρ,ρNA/μ14、用r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当r=r0时分子间的斥力等于引力,设两个分子相距很远时,EP=0,则:()A、当r>r0时,EP随r增大而增加B、当r<r0时,EP随r减小而增加C、r>r0时,EP不随r而变当D、r=r0时,EP=0当1.如图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B.在B点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