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下)第一、二单元练习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三历史(下)第一、二单元练习题.doc

初三历史(下)第一、二单元练习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历史(下)第一、二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今年(2008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A、71周年B、81周年C、91周年D、101周年2、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17年10月B、1917年11月C、1918年10月D、1918年11月3.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D.土地革命4.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工兵代表苏维埃C沙皇专政D帝国主义的傀儡政府5.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撤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的条件6.“安东诺夫拿着手枪站在(临时政府)部长面前说:。我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这一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7、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于()A、1924年B、1928年C、1936年D、1937年8.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B.广泛民主C.新经济D.高度自治9、1918~1920年,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这里的“前线”,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B.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前线C.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D.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10、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戈尔巴乔夫11.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是()①废除农奴制改革②领导十月革命胜利③实施新经济政策④制定苏联新宪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报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休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翻13、1918年列宁曾说:“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为改正这一“错误”,苏联开始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14.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B.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C.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5、操纵巴黎和会的三个帝国主义大国是:()=1\*GB3①美国=2\*GB3②英国=3\*GB3③德国=4\*GB3④法国=5\*GB3⑤日本A、=1\*GB3①=2\*GB3②=3\*GB3③B、=1\*GB3①=2\*GB3②=4\*GB3④C、=1\*GB3①=2\*GB3②=5\*GB3⑤D、=2\*GB3②=3\*GB3③=4\*GB3④1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统条约。下列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限制海军军备条约》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新秩序称为()A.两极格局B.多极化格局C.“一超多强”格局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哪次会议上签订了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20、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开罗会议C.华盛顿会议D.德黑兰会议21、下列条约中涉及中国的有()①《四国条约》②《五国条约》③《九国公约》④《凡尔赛和约》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2.华盛顿会议签定的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是(??)A.《凡尔赛和约》??B.《开罗宣言》???C.《九国公约》??D.《波茨坦公告》23、“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