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研究与应用.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研究与应用.doc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研究与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研究与应用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研究与应用摘要:从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基本公式出发,结合孤东油田油层地质条件推导出系统效率控制图基本模型、边界条件,采用计算机技术绘制出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并对该图分析研究,结合地面、地下节点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本文从系统效率理论、直观控制图版、节点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抽油井系统的最佳方法,具有指导和实用价值。关键词:抽油机系统效率控制图节点分析效果评价随着油井工作年限的延长,机械部分的老化和磨损,井下泵的漏失,加之油层动态不断的变化,油井生产参数与地层的供液能力不相匹配,必然导致耗电量增加,系统效率降低,吨油成本增加。所以,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成为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在计算和管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时,采取单井逐一分析判断方式,工作效率不高,人力消耗巨大,不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抽油机井建立宏观控制图,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进行区块管理,对问题井重点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系统效率。二、区域界线2.各区域的解释合理区: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抽油机井泵吸入口压力为0.5~4.0MPa,其系统效率反映了合理工作状态下的水平。维护提液区: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小于10%,沉没压力大于2.0MPa,泵漏失造成吸入口压力高,井下效率低,采取以检泵为主的维护措施,可使油井进入合理区。参数偏小区: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一般为10%~20%,泵吸入口压力大于4.0MPa,位于该区域的抽油机井,虽然泵效高,但沉没压力高,举升高度小,系统效率仍然不高,采取调大参数、小泵换大泵等工艺措施,可使油井进入合理区。参数偏大区: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在10%以下,沉没压力在2.0MPa以下,这部分抽油机井虽然举升高度大,但泵效低,系统效率低。采取调小参数、大泵换小泵可使油井进入合理区。资料核实区: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抽油机井资料有误,须进一步落实。自喷区:这一区域的抽油机井具有自喷能力,油层对抽油机作功。三、应用实例四、结论(1)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能够反映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分布情况,并能进行统计分析。(2)能够对落入各区域的抽油机井宏观上指明相应措施,通过采取措施,可使抽油机井进入合理区的井数增多,其它区域井数相应减少。同时,也可作为小队抽油机井能耗指标考核的依据。(3)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可以从提高油井的液量和降低抽油机的能耗做工作,提高地面效率和地下效率。参考文献[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机械采油井系统效率测试及计算方法,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94。[2]王鸿勋等:采油工艺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9。------------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