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唐”读音考辨周戊丁曾与友人丁洁君同游尧陵,在尧陵神道的照壁前,友人指着《竹书纪年》上关于帝尧出生的一段记载告诉我,“陶唐”应读“遥唐”,理由是当年上大学时老师说过,至今记忆尤深。仆以为将“陶唐”读作“遥唐”没有根据,因为在帝尧唐地,几千年来“陶唐”的读音从没有出现过异读现象,为厘清谜团,仆埋首书屋,搜求古籍,将“陶唐”读音的源流变化梳理一番,以正其音。陶在素命镈上书为,在《说文》中书为,陶陵鼎上书为。《说文》释曰:“陶,再成丘也,在济阴,从阜,匋声。”邢昺疏:“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郝懿行《义疏》:“陶从匋,匋是瓦器,丘形重累似之。”可见“匋”是象形字,后假借为陶丘,在《说文》中“陶”演变为形声字。《夏书》“东至于陶丘”,陶丘有尧城,尧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尔雅·释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滎,东出于陶丘北。”《地理志》:“济阴郡定陶县,禹贡陶丘西南。”以上文献给我们的信息是:陶丘在上古是山名,在济水南岸,在陶丘和济水间有一座定陶县城,又叫陶丘古城,即后人说谓的尧城。至于定陶县城始建于何时,文献没有记载,只好存疑。由于尧曾经居于陶地,后又移徙于唐地,故后来称尧为陶唐,即是以地名称之的。《史记·五帝记》“帝尧为陶唐”是也。这样,尧号为陶唐的因由就有了注脚。《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孔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直隶山西、河南各府州,淮南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史记·货殖列传》曰:“陶,天下之中。”即是以定陶为天下之中、文明之源的。尧作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后世以陶唐称之,以尧为首的部落氏族则称为陶唐氏,而“陶”的读音在《广韵》中为:徒刀切,平豪韵,定。即陶丘、定陶、陶唐的“陶”读音应为táo。至于“陶”作姓氏,《通志》二八:氏族以技为氏,陶氏,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思为周陶氏,亦为陶氏。《急就章补注》卷二:陶氏,于事、巫、卜、陶、匠是也。根据“陶”作地名而产生“陶唐氏”,进而出现“陶”姓,可知“陶”作姓亦读táo。“陶唐”被误读为“yáotánɡ”(遥唐)可能跟“陶”的另一个读音有关。《尚书》有《皋陶谟》,皋陶为舜时名臣。《改併四声篇海》引《余文》:,音遥,皋同皋陶,人名。皋,皋陶正字。即皋陶读“ɡāoyáo”(皋遥)。只是“陶”是“”的异体假借而已。现在只有“皋陶”而无“皋”,故“皋陶”之“陶”为“遥”音。“陶”作“遥”音也许是将“陶唐”误读为“遥唐”的原因之一。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陶,假借为窑。《广韵》:余昭切,平宵以韵。“陶”通“窑”,窑灶也。《集训》:陶,窑也,烧瓦器土窑也。《考声》:瓦窑也,昆吾所作。古作“窰”,会意也。《诗·大雅·緜》: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郑玄笺:复者,覆于土上,凿地曰穴,皆如陶然。《毛传》: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壤而穴之。是“陶”作“遥”声之又一佐证。陶(yáo)在作舜臣名“皋陶”和通假“窑”之外,于先秦典籍中还有一种用法,即作复叠音节“陶陶”用。《礼·檀弓下》“人喜则斯陶陶斯咏”,《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郑玄笺注为“喜悦和乐貌”。受此影响,后世如《晋书·刘伶传·酒德颂》: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糠,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元张可久《湘妃怨·德清观梅》曲曰:泠泠仙曲紫鸾箫,树树寒梅白玉绦,飘飘野客乌纱帽。花前相见好,倚春风其乐陶陶。唐李咸用《晓望》:好驾觥船去,陶陶入醉乡。宋苏轼《观潮》: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汪洋《送芜安之京原韵》:并世交情谁落落,遣生文酒得陶陶,以上所引皆“陶陶”作“和乐貌”之例证。至今世人还有“乐陶陶”常用,只是音为“遥”而不是“淘”。另“陶陶”也有作“随行貌”讲的,如《礼记·祭义》: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郑玄注:陶陶遂遂,相随行之貌。孔颖达疏:孝子思念亲深,及至祭后,想像亲来形貌,陶陶遂遂如,似亲将复反更入然。陆德明《释文》:陶,音遥。在中国古代,“陶陶”常作“和乐喜悦貌”讲,但也有“陶陶”读“滔滔”的时候,只是作“滔”音时,不表示“和乐喜悦貌”和“随行貌”讲,而是“广大貌”和“阳气极盛貌”。汉应劭《风俗通·山泽·四渎》:《诗》云:江汉陶陶。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下》:江汉陶陶,陶与滔古字通。因此种用法极少,故于此存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王逸注:“滔滔,盛阳貌也。言孟夏四月,纯阳用事。”原因是《楚辞·怀沙》原作“滔滔孟夏”,故又有汉徐幹《答刘公幹诗》:陶陶诸夏别,草木昌其繁。明吴甡《五日寄王子象山》:冉冉时序侵,陶陶夏维午。其实“陶陶”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