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一数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一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一数教案1活动目标:1、能听声音辨别5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按照听到声音的数量印上相应的点卡。2、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习惯。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活动准备:1、1--5的点卡一份,贴有各种乐器标记的记录表人手一份,小印章人手一个,铃铛、小鼓、等乐器,2、糖果若干,铁皮糖果盒一个,漂亮的魔术布袋一个。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教师: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谁会去表演节目呢?到底有谁呢,我们来看看吧。分别出示画有2-5个数量不等的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数一数、学学小动物的叫声,并注意:一只小猫叫一声,两只小狗叫两声。二、练习听声音辨别实物的个数。1、还有一个魔术师也来了,他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猜猜里面有什么?2、玩游戏"听一听、数一数"的游戏,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保持安静,仔细听,我从魔术袋里拿出几块糖果?(5个以内)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游戏反复进行3-4遍,猜中了就奖励一颗糖果。三、和乐器宝宝玩游戏,听一听数一数创设乐器宝宝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情境:1、魔术师表演完了接下来是乐器宝宝表演的时间,(边说边出示操作卡片)看看都有哪些乐器宝宝?乐器宝宝想请小朋友帮助记录他们表演的内容,你愿意吗?2、请你听听是谁在唱歌,唱了几声?就请你用印章印几个。3、幼儿操作四、展示操作记录表,简单评价。活动反思:数学活动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教学策略上。小班的教学趣味性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所以我在设计这节活动课是,采用几个游戏贯穿于活动。首先第一个环节,我用学小动物叫导入活动,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第三个游戏是与乐器宝宝做游戏,由于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各种打击乐器,所以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在乐器唱歌的时候,听的特别认真,并且掌握了一边听一边数的办法,但是在选择相应点卡时,部分孩子会说却不会操作,我将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引导这部分孩子继续活动,帮助他们掌握操作方法。数一数教案2教学目标: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学会数数的方法2、用点子图表示数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二,活动开展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出示挂图)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哈,123456,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7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2。点子图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们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3。认读1-10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三,归纳总结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布置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数一数教案3活动目标: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2.正确点数完整作品中的各个积木的数量。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第14~15页。2.多个积木。3.胶棒。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积木,让幼儿识别各个形状。1.这是什么形状的积木。二、教师随意地使用多种形状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