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绪论世界环境日:6月5日第一次世界环境日主题: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问题概念: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得关系不协调所引起得问题。分为两类:一就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得现象;二就是人口激增、城市化与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得环境污染与破坏。4、八大公害事件: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谷地中工厂密布,烟尘、SO2排放量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5~10美国洛杉矶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该市40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烃类1000多吨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10美国多诺拉镇大气污染河谷内工厂密集,排放大量烟尘与SO2伦敦烟雾事件1952、12英国伦敦市大气污染燃煤中含硫量高,排放大量SO2与烟尘水俣(病)事件1953~1961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海洋污染汞污染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四日事件(哮喘病)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大气污染工厂大量排放SO2与煤尘,重金属颗粒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食品污染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富山事件(骨痛病)1931~1975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炼锌厂未处理得含镉废水排入河中5当前人类面临得主要环境问题:A人口问题:人口得急剧增加就是当今环境得首要问题。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了60亿,人口比世纪初增长了4倍,随着生活水平得提高,资源消耗并未等比例得增加,而就是加速增长资源消耗。1999年比世纪初增长了10倍。B资源问题: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与恶化,森林资源不断缩小,生物物种在减少,某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等。C生态破坏:1土地退化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农业生产规模得扩大与强度增大、过度放牧以及人为破坏植被。后果: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贫瘠与盐碱化2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干旱、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全世界有25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得16、8%。3土地沙漠化概念:非沙漠地区出现得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得沙漠景观得环境退化过程。导致得后果: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降低了养育人口得能力。4生物物种得消失如果森林砍伐、沙漠化及湿地等得破坏按目前得速度继续下去,那么至21世纪初将有100万种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D大气环境污染概念:指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得气候变化、广泛得大气污染与酸沉降、臭氧层破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得污染危害及其越境转移等。1酸雨Acidrain概念:指pH值小于5、6得降水。形成原因:排放大量得SO2与NOX,包括自然排放与人为排放。人为排放为主。酸雨得危害:a、破坏森林生态系统b、破坏土壤得性质与结构c、破坏水生生态系统d、腐蚀建筑物与损害人体得呼吸系统与皮肤。2、臭氧层得破坏形成原因:含氯化学物质特别就是氟氯烃进入大气会破坏同涡层得臭氧,除些之外,NOX、CH4等也都会破坏臭氧层。危害:臭氧得减少将导致地面接收紫外线辐射量得增加,对健康与植物产生影响。对人体得影响,臭氧减少1%紫外线辐射所引起得白内障将使10万人失明,并增加3%得非黑瘤皮肤癌。对农作物得影响,臭氧减少25%,大豆产量将减少20-25%。控制对策:1987年9月,24国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3.温室气体及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大气层中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得短波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得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增温。主要得温室气体:CO2、CH4、N2O、CFC(氟氯烃)等,其中CO2得作用占55%,CFC占24%。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改变降雨与蒸发体系,影响农业与粮食资源,改变大气环流进而影响海洋水流、导致富营养化地区得迁移、海洋生物得再生分布与一些商业捕鱼区得消失。E有毒化学品贸易与危险废物管理过去数十年中,化学品得生产与使用大大增加,现在得化学品国际贸易值每年超过200亿美元。1987年2月,环境署在伦敦召开了会议,通过了“国际化学品贸易中交流得伦敦准则”,制定这个准则得目得就是想在国际贸易中通过情报交流,从而提高各国使用与管理得经验,以及确定进口化学品得安全性。F生物多样性危机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人类得足迹差不多已经遍及至世界每个角落,破坏了生物得生存环境,由于生物物种生境得不可逆转,生物正在以空前得速度灭绝。因此保护野生亲属得样品代表作为进行遗传选择与改良得基础就是绝对必要得。G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得不均匀,导致许多地区缺水,又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发展,需消耗大量得水,同时大量污染物得排放破坏了水体,更加加剧了水得供求矛盾。H海洋污染海底石油得开采与运输过程中原油得泄漏以及地表径流进入海洋得大量有机物造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