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小学社会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小学社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上小学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3.掌握报警的方法。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30~131页。教学准备教师走访交通部门,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情况。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论,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2.发表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3.全班讨论。“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予以回答。(教科书中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4.阅读讨论。“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例如:在有些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外出的人们都难以忍耐,可交通警察在地面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要尽可能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5.交流与建议。“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建议。书写时可教科书第65页“给交通管理部门的建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写出地点。(2)写出目前的交通状况。(3)写出具体的建议。并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交到交通管理部门。(寄信或托人带去等。)6.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1.对于交通设施和交通警察的工作,许多学生往往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教师应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提升原有的认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2.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如果对于提出具体的建议有困难,也可以写有关行人或车辆安全方面的建议。3.如果可能,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到交通部门去递交自己的建议,或者请交通警察来学校接受建议,并进行安全教育。家庭作业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建议1.对于学生开展的有关交通设施、交通警察等方面的调查和采访情况进行评定。2.对于学生“给交通部门的建议”的内容进行评定,如有必要,可给予评语。上小学社会教案2学习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己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二、夸夸我的家乡人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2、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三、家乡的骄傲1、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2、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四、我是小小家乡人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五、美丽的传说1、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己的体会。2、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六、浓浓的家乡情1、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欣赏古诗《静夜思》2、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3、学生各自练写。4、写后交流七、课堂小结。上小学社会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